English

“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

2017-11-18 05:0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系列调研③】

“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

——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调研

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组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成员:严红枫、沈耀峰、王丹、李慧、陆健

  编者按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坚定不移执行“八八战略”再创浙江体制机制优势的重大创新,是深化和推进浙江改革发展的有力举措。

  “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探索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

“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

  在浙江宁波奉化区行政服务中心,一家公司在商事登记窗口办理公司注册手续。今年以来,奉化区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审批信息网络集成,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力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新华社发

“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

  浙江苍南县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行政审批服务“最后一公里”。图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群众提交资料。余根铃摄/光明图片

“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

  浙江绍兴柯桥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大厅的民警展示手机微信的实时“视频大厅”,可以实时查看办证大厅内的人流量,人们可通过这一功能合理安排前往大厅办理业务的时间。新华社发

“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

浙江金华市,居民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办理“最多跑一次”业务。龚献明摄/光明图片

  2017年年初以来,浙江各地各部门以“最多跑一次”为突破口,聚焦改革目标,强化改革协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谋划实施了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事项,切实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最多跑一次”改革还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中,浙江的探索、浙江的实践、浙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我希望通过中国侨联对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便民措施表示感谢……”今年9月,中国侨联主席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这封感谢信发自浙江青田——中国著名的侨乡,写信人叫杨苏荣,是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秘书长。

  6月份,杨苏荣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回国探亲。因为女儿持国外使馆签发的旅行证回国,需要办理新的护照。但如何办理,周围人各执一词,让杨苏荣不知所措。

  但在他加入“青田公安出入境红绶带引导群”微信群后,畏难和茫然一扫而光。求助信息一经“抛”出,杨苏荣就收到了详细完整的办照“攻略”。更让他惊喜的是,在到县出入境接待大厅实地办理时,不仅有工作人员微笑引导,而且自助服务完备,窗口处理效率也很高。10分钟不到,杨苏荣心头的“难事”就解决了。

  “这是我第一次享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便捷。”杨苏荣发在朋友圈的感慨,引来上百个点赞。再之后,就有了开头中国侨联主席收到的那封信。

  借助互联网的传播,这封感谢信和“最多跑一次”火了起来!

  一个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2016年,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车俊在基层调研走访时,谈及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个别群众和企业不经意间的“抱怨”,让他陷入了深思。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2016年12月,“最多跑一次”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明确要求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2017年,“最多跑一次”成为浙江改革的一个“高频词”。庄严的承诺背后,是密集的部署鼓点,紧凑的行动节奏。以创新和实干为底色的浙江精神,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中再次彰显。

  2月,车俊主持召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会议,对“最多跑一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同时,省里分两批完成了“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公布工作,59个省级单位梳理958项,设区市本级平均梳理1002项,县(市、区)平均梳理862项。随后,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思路,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紧接着,省政府召开全会,进一步部署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工作。

  “最多跑一次”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浙江有条件实现、有能力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车俊的回答掷地有声。

  以“便利群众”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视角思考政府改革,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以群众的感受确立改革标准,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首先要从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改起,什么事难办,就办什么事。”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和痛点,就是改革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最多跑一次’就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浙江省编办主任鞠建林向记者介绍说,“具体来说,就是群众来办事,只需将材料提交给综合窗口即可,由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全流程协调,按责转办。”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有效途径。

  满足群众需求是深化改革的初心,群众自然也是改革效果的评判者。这一点,在浙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按照以往办理准迁证的程序,申请人从准备材料到派出所申请到最后领取,至少来回跑两趟,等上7至10天。然而,最近衢州市民吴先生仅跑了一趟,花了10分钟就拿到了准迁证。

  吴先生因工作繁忙,把孩子今年报名上小学的事情给忘了,眼瞅着两天后报名上学日期就要截止,可他的户口还在广东老家,没有迁过来。心急如焚的他跑到衢州市公安局柯山分局城南派出所求助。户籍民警李忠了解了吴先生的情况后,一边接过吴先生带来的材料仔细审核,一边掏出手机拍照上传相关信息……10分钟后,准迁证交到了吴先生手上。

  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文光向记者介绍,衢州紧扣省里的顶层设计,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机遇意识,创新性推出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截至9月底,完成38个部门716项审批事项筛选,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666项(含公共服务事项75项),占比93%,群众满意率达99.4%。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宁波市鄞州区在浙江率先试点多证“微联办”,接力数据共享“通堵点”,采用社交媒体软件与政务网络互通的方式,办事企业、群众利用现有的手机拍照功能代替扫描件,采用微信互动交流审核的优势,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25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多证“微联办”。鄞州区编办主任邱爱民向记者介绍:“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260天缩短到100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130天缩短到50天,平均提速60%。1至10月,项目审批代办中心代办各类项目累计达336个,涉及投资金额830亿元,开工项目263个。”

  鄞州区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许国平告诉记者:“局里将86个事项下放到全区24个派出所窗口,派出所受理事项占全局受理比例从原来的36.8%提升到90.5%,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绝大部分事项,特别是办事频率最高、涉及群众最广的户籍、居住证等事项,全部下放到派出所受理。”

  在最近一次“最多跑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有关部门领导介绍,目前全省各市县在推进本地系统和“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中,已经累计打通76套市级系统和27套县级系统。省市县可网上申请办理事项的开通率,分别达到79.9%、61.5%、55.9%;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累计缴费业务量达3090万笔,证照快递量达1081万次。

  “群众满意”是衡量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

  “最多跑一次”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着力点,致力于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改革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起作用,降低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负担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增强了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打开了通道。”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至8月财政总收入增长14.7%,实体经济全面振兴,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上扬,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9%。

  “最多跑一次”,还改出了现代政府治理的新高度。作为浙江“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升级版”,“最多跑一次”让减权限权治权和优化服务的统一成为可能。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浙江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背景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积极探索,是地方政府寻求“善治”的新实践。

  “最多跑一次”应群众需求而生、为解决问题而变,改革的评判权也交到群众手中,“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变自我评价为群众评价,变群众观望为群众参与,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

  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的变化不是简单量变,其带来的是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权力运行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化运用,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民金伟星、马桂仙正在办理户籍、更新身份证。他们高兴地告诉记者:“从拍照到填报表格,不到两分钟就办好了新证。以前要去镇里、县里办的事现在在村里就能办理了,真是方便多了”。

  “我们现在只要安心施工,其他的等电话就可以了。”丽水市庆元县宏旭竹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基建连说“没想到”,“公司新投资的项目需完成消防备案签字,去了一次县行政审批中心,后来就不用再跑来跑去办手续了。要咨询的事情,去浙江政务服务网上查查就可以。上面有一次性告知,一目了然,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预约办理等。”

  “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是一场制度变革,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洗礼、作风锤炼过程。这项改革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把麻烦留给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

  对于“最多跑一次”,老百姓毫不吝啬地打出了“高分”。省统计局民调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给予满意和比较满意评价的比例达86.9%,90.6%,受访者普遍认为“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方便”。

  记者了解到,浙江超过八成事项已经实现“最多跑一次”,提前实现了全年目标。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宋世明说:“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力军,也是改革的评判者。‘满意指数’的提升,充分体现了群众对于改革的‘信心指数’,必将生成持续推进改革的不竭动力。”

  “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引发“乘数效应”

  一子落,满盘活。“最多跑一次”撬动了浙江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显现出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形成浙江改革发展的新优势。

  与此同时,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最多跑一次”进入了“坚冰区”和“深水区”,面临的是更难啃的“硬骨头”和群众日益高涨的期待。

  围绕权力运行业务流和信息流整合优化、信息孤岛、项目投资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如何整合和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如何深化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体系?如何推动改革难度系数最高的投资项目审批破局?如何解决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和执法扰民问题?

  浙江“最多跑一次”悄然进入集中发力、攻坚克难的新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必须有新的突破。”未来如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认为,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梳理和调整政府“四张清单”,实现“最后一级政府”与“最多跑一次”的无缝衔接,“建立基层政府与决策部门间有效的改革反馈路径,建立健全基层信息反馈机制。”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基本完成数据归集。在数据共享方面,已开放57个省级单位3600项数据共享权限。此外,全省1300余个乡镇街道、140余个功能区都建成浙江政府服务网乡镇(街道)站,在公共支付方面,仅9月份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的累计缴费业务量就达3090万笔。

  改革由“点”到“面”,经验从“个案”到“标配”……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从破题向纵深、从倒逼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转变。目前全省累计梳理公布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项,基本实现覆盖80%左右办事事项的年度改革目标。其中,省级889项(含中央直属单位在浙机构28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845项,县(市、区)平均732项,分别占同级总事项数的93.28%、81.17%和90.26%。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处在新阶段。车俊说:“我们将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决推动‘最多跑一次’从承诺变为现实、由理念化为制度。以此为牵引,全力抓好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推动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魄,开创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8日 04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