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2017-11-19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乡村振兴系列报道】

让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江苏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促进乡村复兴的调研和思考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编者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载体之一,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系,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不能仅靠城市文明的单极扩张,还要同步激发乡村文明的活力。党的十九大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对守护中华文化之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战略确定之后,有效贯彻落实成为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该怎么办、怎么干?从今天起,本报陆续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挖掘、提炼相关地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期为各地更好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让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江苏昆山长白荡湖畔祝甸自然村 光明图片

让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江苏无锡阳山镇桃花盛开时节,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到桃林里观赏桃花。光明图片

  进入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迎面而来的是成群的白鹭,一会儿在刚收割过的稻田上空飞翔,一会儿又隐入鱼塘边的香樟林。这是一个江南水乡的典型场景,也是许多游子常年萦绕在心间的乡愁记忆。

  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都有一首乡愁曲。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历史经验也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比例时,凡是能够很好地重塑城乡关系、挖掘乡村魅力和特色、注重乡村治理的地方,乡村吸引力就比较强,经济社会发展也比较稳健。凡是过分看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的地方,不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也会导致城市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恶化,最终拖累经济社会发展。

  江苏城镇化率已达67.7%,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三分之二,即将进入城镇化稳定发展期。在这一关键节点,江苏省委、省政府把乡村复兴作为一个大课题来谋划,提出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从全省18万个自然村中选出45个自然村进行试点,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规律、契合实际的乡村发展与复兴的新路子,形成“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的新图景。

  1、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打造乡村独特竞争力

  特色就是要彰显个性,关注乡村的差异性、多样性,找到不同乡村的“性格”,特色体现了乡村独特的竞争力。江苏地形地貌形态丰富,既有广阔的苏北平原,又有江南的小桥流水,还有沿海沿江湿地和丘陵山地,从而衍生出类型多样的乡村聚居形态。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江苏各地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走多样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内核。

  在发展壮大有优势、有潜力、能成长的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江苏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竞争力的农业地理标志性产品。在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一个小小的水蜜桃做出了富民大产业。“水蜜桃是阳山高效农业的灵魂,阳山人从单纯的卖‘桃’到卖‘树’,再到卖‘生活’,每一次升华都使水蜜桃价值发生质的飞跃,水蜜桃真正成了致富果。”阳山镇党委书记吴立刚告诉记者。徐州市倪园村深度开发花茶、盆栽小品、干花工艺、化妆品等产品,开展农业采摘和盆景造型、插画艺术等观光体验,挖掘手工艺和奇石文化,建设民俗创意工坊,开发手工剪纸、手工印染、奇石雕刻等产品和香油、烙馍、调味酱等乡土味的特色农产品,开设农副产品网点,打造“倪园”牌系列农副产品,产生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山水田林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保护、修复提升乡村自然环境,江苏促进了“山水田林人居”的和谐共生。泰州市委书记曲福田多次调研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他认为要在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中彰显“特色”,按照“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18字要求,在重塑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中呈现“田园”,在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中凸显“乡村”。在45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中,兴化市有三个自然村入选。其中缸顾乡的“贡禾”大米、“大地蓝”绢纺、千垛菜花香油、东旺蔬菜等农产品目前已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兴化还推出了垛田观光、渔村体验、互动游乐和康养度假等旅游新品,实现“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东罗村的千垛果园专业合作社正在打造集“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休闲”为一体的休闲农庄,旅游高峰期,闲置的农宅成了“香饽饽”,一房难求、一桌难订成为常态。

  江苏注重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保持富有传统意境的田园乡村景观格局,延续乡村和自然融合的空间关系。“特色风光、特色风貌和特色风俗”是扬州在特色上“做文章”的核心。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提出,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扬州典范,既要保留农业农村的“衣服”,又要提供标准化的现代服务。要做到乡村内有田、有园、有体验,既方便本地原住民生活,又服务于外来旅行者;要注重体现乡村的通达性、标识性和永续性;要与地方特色风貌塑造结合起来,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和规范结合起来,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内外兼修,多角度、全方位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合乡村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培育了江苏众多村落的独特气质。这些有生命力的个性正是乡村复兴的“根”,也是江苏建设田园乡村的“魂”。

  2、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田园建筑呈现“乡村美学”生命力

  田园,呈现的是意境。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世人描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被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写出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如果只有美丽的田园意境,没有农村的生活内涵,乡村就依然只是城里人观光的“盆景”,依然留不住乡愁。乡愁是一个地方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形成的。江苏乡村中,老宅、祠堂、古桥、古树比比皆是,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传统技艺、乡风民俗数不胜数,很多地名、村名背后都有一连串的传说。传统文化绵延不绝,这些都是乡愁传承的载体。

  阳山镇桃源村不仅景色宜人,还有许多令人神往的人文古迹。据1925年重修的《周氏宗谱》记载,村民先祖为北宋著名理学家濂溪先生周敦颐。漫步在田埂地头,美景随处可见。村名被雕刻在由阳山石组成的石墙上,旁边一排白墙黛瓦的房子别具一格,“爱莲亭”旁的小水塘中种满了莲花,村里还陆续修整了“爱莲泉”“《爱莲说》文化墙”“周氏先贤榜”等一系列人文和自然景观。

  “特色田园乡村,为谁而做?为农民做。做好了,游客也会来;但是不应为了去做旅游项目而去建设田园乡村。”江苏省副省长蓝绍敏说,乡村最美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田园意境。乡村和城市要各美其美,就要遵循发展规律,尊重农村习俗,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着力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保护山水基底、历史肌理、空间形态,协调乡村建筑、田园景观、自然风光,重塑和谐共融的人地关系,在江苏大地上留住世外桃源式的乡村,延续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方式。

  走进徐州市倪园村,古朴的石板路、粗糙的夯土墙、布满青苔的古井散发着浓浓古意。在这个只有102户人家的小村庄里,延续已久的石居建筑被原汁原味保留了下来。“我们坚守村庄原有风貌,不大拆、不乱建。”倪园村相关负责人说,村里把几处破落房屋稍加修整、几户瓷砖外立面稍加清理,房前屋后扩种一些融合山村的黄栌、青檀和乡土柿子树,让村庄的质感更浓郁一点,更好地展现出石村古邑的村落形态。

  兴化市缸顾乡东旺、西旺、东罗几个自然村落环平旺湖而建,依垛而居,水网密布,垛格与沟河交错,具有里下河水乡村落的典型特色。兴化市副市长刘汉梅说,围绕这些田园风光资源,兴化市接下来会突出发展文化型、生态型创意农业,打造环平旺湖亲水岸线,培育“观千垛花海,游水上胜境”的经典旅游产品;紧扣多业融合的理念,整理归集里下河农耕、鱼捕、民俗、手工技艺等本土文化元素,集中展现乡村历史传承,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事体验项目,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让乡村重归美好,尊重乡村特有的田园景观、传统建筑,特别是注重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注重老庄台的提升和复兴,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乡村环境,不用推翻重建的方式塑造乡村,不因大量新建而造成“建设性破坏”,江苏的乡村复兴之路,坚持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从而形成更有生命力的“乡村美学”。

  3、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凸显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乡村不但要美丽,而且要宜居,更要有活力,只有这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乡村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乡村复兴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点燃了农民的新希望。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愁才能留得住,农民才有稳稳的幸福。

  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江苏努力将农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避免产生空壳村、空关户,以原住民为载体,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吸引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本、资源和人才,从而吸引外出打工的、外出读书的年轻人“回流”。

  在昆山市锦溪镇祝甸村,一度兴盛的砖瓦烧制产业带来了圩田地貌破碎、生态肌理损害、农村田园风光延续面临困境等问题。但是,通过“微整形”,锦溪镇把废弃砖瓦厂改建为“祝甸砖窑文化馆”,发展成以砖窑文化为创意的特色产业,以有机农业为主导,以乡村旅游产业、体育休闲产业为辅助的产业体系。“祝甸自然村的发展和困境,也是苏南后工业化时代村庄发展的一个缩影。”朱浜村党总支书记朱慧说,“祝甸砖窑文化馆”的启用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活力。

  朱浜村村民陈经月告诉记者,由于祝甸砖窑文化馆的带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原来到城里安家落户的年轻人正在慢慢形成“回村潮”,全村120多户中有80多户人家已建或翻建新楼房,“有些人家准备做成民宿,有些人家是给在城里工作的孩子回来住”。

  农村要有可持续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农民有获得感,必须是农民富起来。

  围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江苏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完善涉农产业体系,利用“生态+”“互联网+”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全产业链,把农业打造成优势产业、富民产业。

  围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江苏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提高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重点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切实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落实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完善服务体系,拓展增收渠道,引导更多农民创业致富。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一步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参与,集聚整合了各级各类涉农资金,也挖掘了乡村和村民的潜力,形成资金合力和机制合力。同时,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增长动力机制。

  在溧阳市戴埠镇戴南村,起伏的丘陵上种满了茶叶。当地借助江南丘陵山区的地理优势,以名优白茶为主导产业,成立茶叶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改良白茶品种,创出戴南杨家村品牌。借助周边南山竹海景区、南山花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发展家庭农场,引导农事体验,带动茶叶、板栗、竹类加工品等农副产品销售,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19日 05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