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呼唤更多“铁肩”“妙手”

2017-12-16 04:4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创意港】

  作者:刘坤

  在冬日的阳光里,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如期而至。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食粮”从何而来?实际上,“食粮”的有效供给,离不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而文化产业的繁荣,则与优秀的文化企业家息息相关。

  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4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提高4.4个百分点。这背后,正是一批批优秀文化企业家不忘初心、锐意创新、敢于担当,让我国文化产业迸发出澎湃的力量。

  回顾2016“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用创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中影股份董事长喇培康用心拍摄出一批精品力作;《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出品人邱伟让文化之花绽放在雪域高原……这些领军者如同风向标一样,带来新的理念,触摸行业的最新脉动,引领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产品生产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其中的短板之一。只有不断涌现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企业家,我国文化产业才能“千帆竞发”、不断壮大。在此基础上,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那么,时代呼唤的优秀文化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大钊曾写过一副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如今,优秀文化企业家也需要拥有“铁肩”和“妙手”。

  “铁肩”,可认为是优秀文化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文化产业,兼具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产出,更要考虑社会效益。情怀和使命不可辜负。无论是国有文化企业“巨头”的“掌舵者”,还是小微企业的“草根”领军者,都要弘扬企业家精神,胸怀一份担当,始终坚守社会责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主流价值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妙手”,可视为做事的能力。在充斥着抄袭炒作、粗制滥造的市场中,文化企业家们更要有“匠心”,要有创新精神。称得上“精神食粮”的文化产品,必然是高品质、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这就需要文化企业家时刻站在创新前沿,不断变革创造、生产、传播方式,精心打磨,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图书、影视剧,还是特色小镇、主题公园,都需要持续不断地提升质量,在实现“叫好又叫座”的同时,也让自身获得更多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优秀文化企业家要用“铁肩”担起更多的责任,用“妙手”做出更好的文化大文章,精耕细作、推陈出新,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食粮”。如此,我国文化产业方能经历风雨、迎来阳光,走过荆棘、收获鲜花。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6日 12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