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2018-01-02 03: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姚晓丹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日前揭晓,中国人民大学以“9个A+学科、14个A类学科,A+学科数全国第四,人文社科学科A+学科数第二”的成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报告。

  结果甫一出炉,人民大学随即公布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尽管同日发布方案的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但这所以人文社科为主要特色的高校在方案上也展现了与其他高校不同的定位——尽管也分为三步走,但它并没有通过数字的变化整合,给大家描绘未来的愿景,而是把“立德树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辟出专门的篇幅告诉大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们要怎么做。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校门与明德楼群 刘立楠摄/光明图片

  做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可以说,我们是在用‘工匠精神’打磨这一份方案,无论是方案的编制过程,还是方案的最终呈现,都凝聚了广泛共识,汇聚了学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告诉记者。

  让我们看看人大的三步走——“第一阶段:改革先行、夯实基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先导,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第二阶段:全力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扶优、扶特、扶需、扶新’原则,立足关键性学科的优势特色,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第三阶段:全面提升、进入一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建设学科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的紧密衔接。在可比指标上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力争若干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

  那么,人文社科类高校应该怎样迈入世界一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在分析报告时这样说:“实际上,我们的这份报告主要处理了两个规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主要解决了两方面的关系: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关系,人文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的区别和联系。展现了三方面的特征:导向性、现代性和国际性。”

  “围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突破,努力成为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力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上‘不可替代’,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上‘不可替代’。”刘伟进一步指出。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梅可摄/光明图片

  就这样,中国人民大学用一张“施工图”绘制了专属的“人大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保持和巩固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地位,关键学科领先优势不断加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提升话语权?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却从没有停过,这些论调中,甚至不乏一些西方知名高校的知名专家。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冯仕政看来,这正是人文社科类高校努力奋进的理由之一。“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冯仕政说。

  “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将始终坚持‘面向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问题’这一主线。社会学一流学科建设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但所有这些方面只有统一于这一主线之下,才有灵魂,才有方向,才有归宿,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摆脱相对于西方社会学的边陲地位,建立起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自觉和自信。”

  “我们先后解决了‘挨打’的问题和‘挨饿’的问题,但现在还没有解决‘挨骂’的问题。要解决中国发展模式和道路在国际上‘挨骂’的问题,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揭示因此而来的道路选择的历史和现实依据。然而,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手中,研究者们往往从西方的兴趣和理念来观察中国问题,得出许多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的结论。要改变这种状况,亟须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基于自己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社会学必须扎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加深本土化丰富想象力,通过丰富想象力提升话语权。”冯仕政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学科建设上还分成了“珠峰”“高峰”“高原”,希望通过建立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自然生长培育机制,使优势学科优势更加明显、特色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基础学科基础更为牢固、支撑学科支撑更为有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一流大学的建设重在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促进学校的整体特色发展,要注重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示范带动效应,处理好‘高峰’与‘高原’的关系,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发展,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刘伟说。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在采访中,不少教师都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目标如何达成?

  方案中这样告诉我们:“回归本源,培育英才”。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品行高尚、能力卓越的拔尖人才。通过实施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规划、‘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博士选拔机制改革及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学生国际视野,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

  除了人才培养细节到位,在人文社会学科提升国际影响上,也“针针见血”。“强化全球问题意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学校国际影响力。引导优势学科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方面下功夫,提炼标识性概念,提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通过搭建跨国研究平台,建立海外中心,探索设立国际研究基金,与世界主流学术圈开展交流与对话,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

  在制度改革上,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措施。“建立健全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学科预警的监测职能、绩效评估的配置成效,以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等体系性管理架构,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管理服务一流化,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优质制度保证”。

  “学校的发展饱含着几代人的理想追求,要充分发挥学校制度和体制的优越性,凝聚人心。‘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关键性学科建设,而是学校整体建设,努力做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2日 08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