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泰铁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利共赢之路

2018-01-03 03: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特别关注】

  光明日报驻曼谷记者 马勇幼

  1896年12月21日,在泰国东北部的呵叻府巴冲县,泰国拉玛五世王朱拉隆功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曼谷至呵叻铁路,铁路建设者因此备受鼓舞,一鼓作气克服了横亘在前方的各种困难,让一度停滞的建设得以快速恢复和推进。两年后,1898年12月21日,泰国第一条全长265公里的铁路正式通车,由此泰国交通史翻开新的一页,进入了新的时代,至今屹立在巴冲县的石柱记录着这一切。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17年12月21日,发生在巴冲县的一切,又将再次被历史铭刻——泰国乃至中南半岛第一条高速铁路,采用中国技术的曼谷至呵叻高速铁路,承载着泰国人民梦想,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典范,夯实中泰合作与“中泰一家亲”的高速铁路,正式破土动工。

  好事多磨,中泰合作不可阻挡

  事实上,中泰双方早在2006年就已有合作建造高铁的意向,之后从2009年泰国阿披实政府开始与中方接触至今,中泰高铁项目已历经泰国三届政府。其间因泰国政局变动,项目一度被搁置。2014年,中泰高铁项目重启后,两国在成本估算、融资方案、贷款利率和沿线开发权归属等问题上出现分歧,该项目被再三拖延。直到开工前,中泰双方设立的铁路项目联委会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20多轮谈判。为加快进程,2017年6月,泰国总理巴育动用临时宪法第44条的维和委主席特权,免除了10项相关法律对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约束。9月,巴育正式签署了中泰铁路一期项目的设计和监理合同。2017年12月,随着环评工作的结束,中泰铁路才正式开工。据中国驻泰使馆官方确认,中泰高铁最终确定的是工程承包合作,一期总投资1794亿泰铢(约合361亿元人民币),全部由泰方独立融资。此外,泰方还负责线下的土建工程,需要三四年工期。中方负责全部的设计、监理,合同金额共计52亿泰铢(约合10亿元人民币)。线上部分包括高架、隧道、建筑设施、轨道、电力、车辆等将由中方总承包。这条高速铁路全长约253公里,最高设计时速250公里,自曼谷始发,经巴吞他尼府、大城府、沙拉武里府,到达泰国东北部重要交通枢纽呵叻府,共设有6座车站。中泰双方商定,中方将在建设过程中同泰方分享高铁技术,帮助泰方培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真正使高铁在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泰国政府为了让这一项目与泰国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制定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并将对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调整。高铁建成通车后由泰方运营。

“中泰铁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利共赢之路

  泰国总理巴育(左三)与中泰铁路合作联委会中方主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左二)等在开工仪式上共同铲土。新华社发

  中泰高铁合作项目经历住了时间和“风雨”的考验,才迎来今天的“彩虹”,前景更是一片光明。正如我驻泰大使吕健对媒体强调的那样,对曼谷至呵叻高铁在中泰铁路合作进程中是一小步,因为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更应该看到这又是中泰合作的一大步,双方通过前期合作增加互信,增进了解,将为下阶段推动合作更快更好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中泰双方立足发展需要和共同利益,通过深入沟通交流,推动项目成为两国务实合作又一成功典范,展现了推进友好合作的强烈意愿和坚定态度。吕健还表示,随着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和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深入推进,中泰友好关系将迈上新台阶。

  泰国总理巴育在开工仪式上郑重地宣布,“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是中泰合作史上的重要节点”,标志着地区互联互通取得实际性成果,进入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中泰高铁合作项目将为泰国带来经济的飞跃、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革新。

互利共赢,造福泰国最广大民众

    中泰铁路是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重要的互联互通项目。这条铁路的建设,不论从本国还是地区层面看,都有利于泰国的长远发展,符合泰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对中泰之间的这一条高铁建设,泰国总理巴育对此寄予厚望并表示,要努力建成“泰中铁路合作项目这样的历史性大项目”,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向前”。高铁寄托着泰国对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梦想。巴育还强调,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不仅将推动泰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区域互联互通,把泰国和周边地区国家连接起来,成为“一带一路”交通网络的一部分,有助于泰国成为东盟交通和物流中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中泰铁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利共赢之路

人们在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仪式上参观项目沙盘模型。新华社发

    泰国铁路已经有近120年历史,目前有4条主要干线,从曼谷向北部、东部、南部及东北部延伸,全国通车铁路里程4507公里左右,其中单线铁路占了九成以上,使用中的200多个机车和大部分车厢车龄均在20年左右,时速只有60公里。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不仅能够提高泰国铁路的运输实力,并且能够将泰国最发达的首都曼谷和最贫困的东北部连接起来,带动东北部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有助于缩小泰国国内的贫富差距。泰国交通部长阿空表示,随着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曼谷至呵叻高速铁路开工,泰国铁路建设“自此迈进新时代”,将极大推动泰国,尤其是泰国东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阿空提到,高铁一方面是促进该地区的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有望促进目前东北部薄弱的旅游业发展,成为东北部民众脱贫致富的快捷方式,“希望高铁能在泰国发挥像在中国那样的作用,通过区域互联互通的形成,促进泰国东北部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

    泰国开泰研究中心中文部主任黄斌长也表示,中泰高铁项目必将发挥促进泰国,特别是泰国东北部经济发展的功能。他表示,泰国东北部人口、土地约占泰国的1/3,而GDP只有全国的1/10,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不便。泰国现有铁路运输速度慢、效率低,铁路运输在全国货物运输中的占比小于一成,运输以公路为主,推高了泰国物流成本,这也导致了不临海、“陆锁”的泰国东北部地区因为交通运输问题无法实现快速发展。难怪阿空表示,中泰铁路是一条“扶贫铁路”。

“中泰铁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利共赢之路

出席开工仪式的泰国总理巴育(左四)参观中国高铁列车模型。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泰铁路正在创造中泰两国互利共赢的美好生活。如果未来中泰铁路的呵叻至廊开段也建成,届时中老铁路已经启用,两段铁路相连后,从昆明到曼谷将实现朝发夕至,会让西南边陲民众在家门口就坐上跨国列车,还能第一时间买到泰国的大米、橡胶等物美价廉的农产品。泰国民众享受到领先全球的中国高铁所带来的福利,会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去泰国。中泰铁路与老挝境内的铁路相连,会促进中国与东盟人员往来和货物的畅通,推动中泰双方朝着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迈进。中泰铁路既实现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胜利,也让泰国民众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互联互通,架起助力区域发展的桥梁

    泰国交通部长阿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不仅带动泰国东北部发展,二期工程还将把铁路延伸至与老挝首都万象一河之隔的廊开府,实现与中老铁路磨丁至万象段的连接,使泰国整个国家及周边区域受益,中泰铁路无疑是一个惠及整个东南亚的惠民工程。中泰铁路项目的建成,将改变泰国及东盟内陆地区铁路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实现东盟内陆地区与泛亚和欧亚铁路的贯通,助力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实现东盟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东盟沿海与内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一带一路’倡议正促成东盟国家通过铁路相互连接,并连通亚欧。”阿空说。

“中泰铁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利共赢之路

  两年前,几名泰国民众在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与中国高速铁路动车和谐号模型合影。新华社发

  泰国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带动铁路沿线地区和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将完善泛亚铁路中线建设,进一步奠定泰国作为地区互联互通枢纽和东盟重要经济中心的地位。当前,泰国正积极推动东部经济走廊建设,中泰铁路将成为连接东部经济走廊与中国的大动脉,促进泰国同中国巨大市场的对接,为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中泰铁路的每一个进展,都让“一带一路”建设与泰国4.0发展规划的衔接更加紧密。去年11月24日,在曼谷召开的“一带一路”互联网机遇促进国际研讨会上,阿空部长就曾表示:中泰高铁是第一次中泰政府间的高层次合作项目,总理巴育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与“东部经济走廊(EEC)”的战略连接,十分重视此次国际战略合作项目。现在泰国邻国如老挝、缅甸等都在关注泰国的发展,泰国绝不能落后,中泰铁路工程开工后,相信未来5~10年内东南亚高速交通运输网将建成。

  中泰铁路项目启动不仅将极大促进两国经济、文化、旅游、人文交流、贸易往来等方面的发展,且更有助于把泰国与周边国家紧密连接在一起,融入“一带一路”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串联沿线各国互利共赢的纽带,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吕健大使在出席开工仪式后接受中泰媒体采访时强调,中泰铁路建成后向北连接中老铁路和中国云南,向南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联通,形成南北“大动脉”,一方面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沿线地区根据各自优势探讨建设边境经济特区、产业园区、物流中心等,从而使经济发展滞后的内陆地区能够搭乘地区经济快车,挖掘和释放经济潜力,对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促进整体繁荣意义重大。

  相信中泰两国会像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期望的那样,继续保持密切合作,高质量地完成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项目二期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实现中泰铁路和中老铁路的互联互通,促进沿线国家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实现互利多赢。

  (光明日报曼谷1月2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3日 12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