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守住了乡愁 走上致富路

2018-01-04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守住了乡愁 走上致富路

——探访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李苑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黄小异

  乡愁,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因这美好的情愫而闻名。在这里,迎接游客的是满眼的田园野花和一幢幢风格别致的黔北民居。村民们虽然不会把文绉绉的“乡愁”挂在嘴上,但大家心里明白:家乡变了,大家富了,要让乡情更浓,就要留住乡村的文化、习俗和风貌,因为这些最能拨动所有人的心弦。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守住了乡愁 走上致富路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最近几年游客多了,大家日子越来越红火!”村民们都沉浸在这几年快速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中。花茂村,这个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本,正处在加速发展的跑道上。如今,天更蓝,水更清,土地更肥沃,农民更富有;田园旅游经济飞速发展,大棚种植技术日渐成熟,传统土陶造纸工艺焕发生机。

  看得见的乡愁

  田园旅游带动乡村发展

  枫香镇花茂村,名字透出花香。但村民们忘不了,以前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

  这里靠天吃饭,外出打工是年轻人的首选。1980年,17岁的村民王治强跟亲戚借了5块钱,走出了大山。二十几年里,他四处打工,什么苦都吃过。2013年,年届半百的王治强决定落叶归根,回乡养老。他用20多万元积蓄,把老家翻修成“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样式的黔北民居,打算开个农家乐。房子修好了,机会也降临花茂村。2014年,花茂村被列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试点,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本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主题的乡村建设开始了。村里请了专业的旅游规划师,泥土路变成水泥路,老房子变成黔北民居小楼,连片的农田与青山远目相接,木栈道与花坛相映成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游客来了要吃饭,王治强的农家乐大受欢迎。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守住了乡愁 走上致富路

花茂村村民母先才在制作土陶。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黄小异摄/光明图片

  村委会也看到了机遇,顺势成立了乡村旅游协会和旅游开发公司。公司取名“乡愁花茂”,意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名声传了出去,游客纷至沓来,花茂村陆续发展起40余家农家乐和乡村旅馆。田园旅游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农家乐,赶上旺季,卖烤红薯的村民一天也能有600余元收入,卖陶瓷的村民一天则能有上千元收入。越来越多的村民思量着围绕旅游产业开发项目。

  “花茂村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花繁叶茂。”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细数着村里的变化,这两年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就业300余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250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5亿元,村民王治强光靠农家乐,每年就有纯收入100余万元。潘克刚希望,在田园旅游经济的带动下,村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王治强”。接下来,村里准备请乌镇的设计总监和高校教授,来为花茂村设计旅游发展蓝图。

  忘不掉的乡愁

  农业升级带动环境发展

  “乡村旅游只能带动一部分老百姓,农业产业决不能丢。”潘克刚意识到,花茂村要让更多人致富,还得因地制宜,从农业产业转型入手,在土地上做文章。

  几年前,花茂村引进了山东寿光九丰公司,通过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农户”模式,开始探索村民以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机制,用市场力量带动脱贫致富。目前,在九丰农业园工作的村民有100多人,一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守在家门口,照顾老人孩子也方便,大家都抢着干。

  2016年,花茂村与九丰公司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王文宽当上了负责人。合作社不再使用化肥,改用有机肥,冬天到邻近乡镇去收猪粪牛粪,发酵后撒到土里,肥力强,也有助于松软土壤。随后,合作社陆续尝试种植西红柿、黄瓜、丝瓜等蔬菜,亩产值均达万元以上。站在蔬菜大棚旁,王文宽难掩笑意:“以前看天吃饭,再精心,一亩地也就产6000斤黄瓜,如今引入新技术,一亩地产12000多斤没有问题。”育苗技术日渐成熟的花茂村,已经开始向周边相邻省份输出蔬菜苗。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守住了乡愁 走上致富路

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的游客络绎不绝。新华社发

  “土地是我们致富的宝,我们要用技术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发展。”潘克刚计划明年适时增加耕地种植面积,带动更多人致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花茂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在潘克刚的计划中,还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如今,村里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预计为99.18%,并已被评为省级同步小康示范村。“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计划突破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6万元以上。”潘克刚言语间信心满满。

  留得住的乡愁

  打造乡村文化特色产业

  参加党的十九大之前,潘克刚既紧张又期待:紧张的是,小小的花茂村会有人注意吗?而期待的是,这两年村里交出的答卷能否令人满意,不辜负为新农村建设付出努力的人们。作为十九大代表,潘克刚来到北京后,顾虑瞬间打消,大家不但知道花茂村的名号,更对村子的发展充满好奇。潘克刚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村子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人期待着到花茂村看看。

  潘克刚说:“我下一步最关注的,就是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如果村里旅游市场趋于饱和,就要提前采取措施,必须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诚如此言,没有文化支撑、没有形成地方特色,乡村旅游就难以保持吸引力。花茂村从自身历史文化开掘,从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中,找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

  花茂陶瓷业有些历史。从有据可查的清代光绪年间算起,距今约有140多年的历史。村里就此专门打造了一条集旅游休闲、陶艺展示于一体的陶艺一条街,母先才的店是街上最显眼的一家,他家的手艺已经传了四代。村里还送了几位有家传手艺的人出去学现代技术,母先才就在其中。回来后,他申请到小微企业鼓励资金,再加上贷款和借来的本钱,总共投资近百万元,扩大了陶艺馆的规模。“如今收入翻了几番,手艺我不丢了,还得传给孩子。”母先才说。陶艺一条街成为村里的特色,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式土陶艺术品,还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一件土陶产品带回家。

  这条街上还开了一家古法造纸体验馆,馆里坐镇的是隔壁苟坝村的村民敖坤。敖坤刚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学的是国画专业。从外省归来后,敖坤施展所学,使具有400多年历史传统的古法造纸焕发了新生机:一系列依托古法造纸技术、融合当地艺术特色的文创产品出现在大山里的花茂村,马灯、书本、手账、明信片等,让游客爱不释手,一到旺季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计划形成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潘克刚说,花茂村不仅守住了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还形成了独具个性和历史传承的文化特色。如今,村里各项产业齐头并进,全村外出务工人员从2012年的3356人,减少到现在的不到1000人,甚至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的人员来就业。

  花茂村人守住了自己的乡愁,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花茂村的乡愁,就是让人来了不想走。”潘克刚笑着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4日 07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