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领航新征程】江苏涟水:做好“水”文章 释放“水”活力

2018-01-06 01: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做好“水”文章 释放“水”活力

——江苏涟水围绕安全、民生、智慧、生态四大主题加强水利建设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好

  大型吊车挥舞着臂膀,运料车往来穿梭,工人们挖基槽、砌护岸……在江苏省涟水县水利建设工地上,一派忙碌景象。

  水利举而百业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近年来,涟水县紧紧围绕安全、民生、智慧、生态四大水利主题,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开创了涟水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防洪固闸 搭好“安全台”

  “大关闸真漂亮啊”“大关闸不光漂亮,今后我们大关这一带再也不怕淹了”“水头有保证,一年四季可以钓鱼了”……涟水县城区大关闸附近的一群村民七嘴八舌,难掩兴奋。

  村民口中的大关闸指的是涟水新建的大关防洪闸站,该闸既能抵御外围洪水、保护县城防洪安全,又兼备涟东灌区灌溉用水及县城区补水功能。“过去,涟水的黄河故道周边水流散乱、堤岸不稳固,给沿线居民带来了诸多困扰。”涟水县水利局局长李长春介绍。

  防洪保安是水利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涟水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供给,先后投入资金1.36亿元,先后完成实施黄河故道治理、城区排涝站拆建、堤防险工患段加固、病险涵闸维修等防洪减灾项目12个,有效应对“7·09”暴雨和“8·20”强对流天气,全县实现安全度汛。

  如今,黄河故道一带的片区水流平缓,堤岸牢固,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保障。

  修渠净水 拨动“民生弦”

  “我们村地理位置不好,种植旱谷作物易涝易旱,产量没保证,基本靠天收。”成集镇法华村村民高天和捧着新渠里的清水高兴地说,盼了几年,终于把旱改水项目盼来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扶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涟水县投资1650万元在涟沭接合部片区实施旱改水项目,新建低压管道灌溉片3490亩。工程建成后,可新增耕地150亩,增加粮食产能25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55万元。

  如今,涟水各地的泵站、管道灌溉、防渗渠道等工程正紧张开工。看着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高天和对来年的收成充满期待,“等工程建成后,渠道通畅起来,水直接到地头,我家的7.5亩地就旱涝保收啦!”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保障民生的大事。为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近年来,涟水开展水资源“双控”行动,强化地下水压采工作,完成封井11眼;建成古淮河饮用水源地取水口隔离网防护工程,强化水源地保护,解决全县94.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现在,我们村家家都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大冬天喝冰冷的井水了。”提起县里的水利建设,义兴镇居民吴兰红赞不绝口。

  清淤造林 唱响“生态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涟水县着力突出“生态文明”这个重点,打造“生态水利”。

  “每天晚饭后,沿着河塘散散步,既欣赏风景,又锻炼身体,心情很舒畅。周末的时候,还可以过来钓钓鱼。”大东镇瓦滩村的刘泽春指着家门前水清岸绿的河塘说,以前这个河塘就是一个臭水塘,经过水利部门整治后,现在的河塘是家门口的一块翡翠,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涟水县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做文章,共疏浚县乡河道52条,增加绿化11.73万平方米,植树造林23.4万株,让19个村52个河塘“旧貌换新颜”。与此同时,着力打造古淮河城区段水景观、五岛湖公园等水利风景区,推行“水利+旅游+生态”融合发展。“以前五岛湖又脏又臭,基本没什么人去。整治后,湖水干净了,环境美了,游客也多了。”在五岛湖周边开农家乐的孙万民兴奋地告诉记者,五岛湖整治后,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疏浚一方河渠,沟通一处水系,增加一片林地,整治一村环境。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涟水县做好“水”文章,释放“水”活力。如今,市民增收了,产业增效了,城市也增绿了,会心的笑容洋溢在涟水人民的脸上。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6日 03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