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明互鉴与中国传统美学发展

2018-02-05 04:1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余开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中国美学学术的发展是与文明交流密切关联的。在轴心时代,中国文化有着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对美学理论的看法,并因此构筑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文明。随着近现代西方文明向世界范围的扩张,中国古代文明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碰撞中,逐步形成了以西方现代美学学科范式为主导的传统美学研究路径。这一研究路径在把传统美学带入现代学科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带来了一些生搬硬套、水土不服的弊端。随着西方世界对自身现代性文明所带来困境的反思以及非西方国家国力的增强与文化自信的提升,一种各大文明间应平等相处、交流互鉴的呼声正成为时代的主流。在文明互鉴时代,中国传统美学发展既面临着极佳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这就给中国美学学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承与发展传统美学时,以文化自信的心态,借鉴现当代的学科意识去阐释与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富有当代性的理论效应;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以平等对话的胸襟,既不避短又敢于扬长,以本土性的美学思想去促进世界性美学的和谐共存;在面对全球具体审美实践问题时,以贡献中国美学智慧的勇气,激活传统来进行美学反思和人文求解。

  首先,传统美学要在参照世界美学,特别是在借鉴西方现当代美学研究问题域与研究意识的基础上来实现发展。这就要求中国传统美学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理论化建构,提升中国传统美学自身的学科品质。中国传统虽有着丰富与深厚的美学思想与审美经验理论,但并没有系统的学科建制。既然我们今天是以一种现当代学科意识来谈论古代美学,则必须带着一种学科的对象、问题、边界等意识来建构传统美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西方美学的学科框架来硬套传统美学固然不对,但无视学科规律性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则更成问题。如果连学科规律性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都难以达成基本共识的话,又谈什么文明对话与交流互鉴呢?虽然在美学研究中并不存在一个普遍共同的学科框架,但依然存在一种能让人得到理解的美学知识领域与审美价值追求。因此,作为一种围绕着人的感性生存而延展开来的知识领域与价值追求的美学,并非没有相对一致的学科规律性言说理路。就此而言,人的感性生存体验以及围绕这种感性生存体验而出现的审美文艺活动、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等皆可以是美学关注所在。虽然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重生命体悟而相对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建构,但其智慧也自是一体贯通,有着形散而神不散之鲜活力。我们必须参照世界范围的审美文明成果,特别是在反思现当代西方美学学科发展得与失的情况下,以自觉的学科意识与融通古今中外的视野来实现传统美学言说模式的当代化。只有既具有学科意识又呈现了中国文明特色的美学思想,才能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并参与文明互鉴。所以,在发展传统美学时既要去除民族自我中心主义也要去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而要在文明互鉴、古今中外互看的意识下以一种现当代审美文明的价值追求为参照,对传统美学的理论资源有所甄别,去伪存真,把传统美学中极具人文情怀、生命意识、道德力量与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美学精神凸显出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说清楚”并“说得好”中国古人在美学领域的所思所想与价值取向,推动传统美学思想向当代学科领域的生成。

  其次,传统美学发展要立足本土资源,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阐释自身的美学精神,总结出具有本土独特性的美学理论,从而参与到世界审美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有着鲜明的整体关联性思维特点。以现当代审美文明的学科意识来梳理、建构中国传统美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照搬西方的方法论与学科范式,而是要以现当代的美学问题域与反思精神来聚焦传统美学,以实现本土美学的理论生成。实现本土美学的理论生成,不是闭门造车与唯我独尊,而是要在清醒的美学问题域与新时代价值取向中,去直面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自然、艺术、生活、器具、制度等方面的整体关联性看法,真正去发现传统美学的本土思想价值。比如,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人从西方美学的区分型理论出发,来批判中国传统美学的关联型理论,从而得出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以道德凌驾审美的片面结论。面对这样的指责,我们既要看到传统美学把美善混同的客观事实,又要指出这种美善混同的内在文化机制,同时借鉴当代美学由区分型美学走向关联型美学的理论进展,从而在立足于中国文化基础上,建构出具有中国美学特色的美善关联型理论并阐述其理论的合法性。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有赖于对本土理论的文化自信。“君子和而不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实际上讲的是在尊重彼此文明的基础上,去寻找一种和同。这就要求在多元美学交流中,应从各自文明的美学资源中提炼出一些共同关注的命题、范畴、具体理论来进行或宏观或细微的讨论。这些命题、范畴和一些具体理论应该是在各自的美学中有着相似的意义指向,具有可通约性;同时,各自的美学对这些命题、范畴和具体理论的论述是允许存在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在交流中是可以被双方理解的。在文明互鉴的视域中,通过对这些共同关注的美学命题、范畴、具体理论的比较,就能看到各自文化对该美学问题的论述,从而打开了对该美学问题扩展理解的可能性。比如,对于一个中外都关注的“和谐”美学范畴,其他文化有着自己的理解,而中华文化又有着另外一种理解,相互一比较,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就得到了扩展和延伸。这种扩展和延伸既有助于中外美学发现各自理论的局限性,又能促进中外美学借助对方唤醒和突破自身,从而走向进一步的世界性美学的多元互补与融合。

  最后,传统美学发展要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当代审美实践,以贡献其在解决全球问题上的中国智慧。任何理论的思考都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出现并以解决问题为归属的。中国传统美学智慧有着极强的人文情怀,要么是去解决个人生命自适其美的身心安顿问题,要么去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美美与共的关系问题。因而,中华美学精神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生命、美好生活、美好环境、美好社会制度、美好家国天下的向往,实有助于解决当前出现的某些审美实践问题。在全球消费时代,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与感官享受,这既是进步也存有隐忧。一旦只片面地去追寻物质的消费、感官的炫美、艺术的技巧,将会带来人与自然环境、感官需求与精神需要、艺术形式与责任担当乃至各大文明之间的冲突和失衡。因此,去直面审美现代性、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当代中国与全球的艺术实践、生态环境、跨文化交流等实际现实问题,激发传统智慧就具体问题来进行美学反思和人文求解,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面对中国与全球审美实践问题中,当前的文艺理论批评话语和文艺实践应当大力弘扬中国古典美学的有效资源。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发展长河中,中国文化陶铸了天人合一、真美善合一、艺道合一、造化心源合一、知情意合一等注重人与万物和谐、追求精神意趣、关爱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机整体论模式的美学智慧。这些美学智慧把美置于一种广阔宏大的视野下,有着美好的价值取向,在今天都依然有着极大意义的理论效应。对这些呈现中国文明智慧的美学精神进行贴近现实问题的理解、重释、援用与激活,必将有助于凸显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维度以及中国古典美学话语权对当代各种问题的介入,从而能促进人类更加美好地生活。

  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一种平等关系的相互交流互鉴。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交流,才能激发出碰撞的火花,照亮前行的道路。中国传统美学也只有在借鉴性、本土性、现实性的多重交叠语境与辩证和合当中进行发展,才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生活中散发出迷人的幽香。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5日 15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