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北大冶:28年乡村春晚里的浓浓乡情和乡愁

2018-02-19 02:4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春走基层·欢乐进行时】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明年不搞了。”68岁的陈国香“赌气”地来了一句,但转而马上笑了——她放不下。

  2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下庄屋湾的“新春文艺晚会”即将开始,这是他们连续28年举办自己的“春晚”。作为晚会主要组织者的村民陈国香,刚与儿媳妇复习完一遍舞步。四年前,儿媳妇刚嫁入他们家,陈国香就撺掇她加入了这个乡村“春晚”。

  下庄屋湾有近600人,平时只有近百人在家,大多数人已进城定居或在外工作,只有过年时回老家。“这几年过年时人少了些,晚会组织起来有点难。”陈国香的担忧就在这里。

  尽管如此,当天晚上的晚会,仍有近百人参与,节目20余个,都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既有当地民间技艺“火流星”和民歌“龙船调”的表演,也有老一辈钟情的黄梅戏和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还有小品,演的都是乡情民事,台下村民会心大笑。

  陈国香参加了好几个节目,给人伴舞,或在小品里演媒婆。她至今能回忆起28年前自己第一次踏上这乡村舞台时的兴奋,后来不再满足于表演,做起了晚会组织者,从村民郭盛龙手中接过接力棒。

  郭盛龙是下庄屋湾“春晚”的发起人。1990年春节,20岁的郭盛龙号召村民们办起了第一届“春晚”,“那时候过年大家天天打牌,没意思,想搞一些更新奇和有意义的事儿”。他们仅靠着从附近学校借的一台播放广播体操的大喇叭就办起了晚会,村民挤爆了祠堂。

  20多年过去了,大家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各种陋习已鲜见,“春晚”一直持续至今。他们找到了另一个坚守的意义:乡情和乡愁。

  “通过办晚会,凝聚乡情,把人心凝聚起来。”郭盛龙说,“春晚”之所以一直能办下去,源于大家的乡土之情和挥之不去的乡愁。半年前,就有身在外地的老乡给郭盛龙打电话报名“春晚”,说今年要回老家,给大家唱一段黄梅戏。

  郭盛龙那刚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儿子郭瀚襄,能理解舞台带给父老乡亲的意义。他已经连续几年给这个“春晚”当主持,第一次主持时还在读高三。“迫于爸爸的压力。”他开玩笑地说。但连续多年的参与后,郭瀚襄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

  为了更好地留住乡情,几年前下庄屋湾村民们提议一块儿吃年饭。年饭设在祠堂,只要在家的人都来吃,今年摆了57桌。“吃完年饭,再看春晚,让乡情更浓郁。”陈国香说。

  “春风聚宴豪饮千杯人不醉,好戏连台高歌一曲岁长安”,这是下庄屋湾祠堂大门上张贴的春联。祠堂成了大冶人乡愁和乡村文化的载体,他们在祠堂唱歌跳舞,再次互相认识彼此。

  如今,这些祠堂有了另一个名字——文化礼堂。大冶市将祠堂的祭祀省亲等功能进行拓展,按照“一个礼堂、一个书屋、一个文化管理员、一套读书桌椅、一支文艺队伍、一组文化长廊、一个小型活动广场、一套体育健身器材”的标准改造成文化礼堂。平时,老人们将小孩聚在礼堂讲历史和家风故事,或者练字、看书等。在一些传统节日,进行演出交流。更多的文化活动从礼堂走向村里更广阔的地方,沉寂的乡村活起来了,有了生机,留住了乡愁。

  除了村民自发的文化活动,政府也在做一些引导。据大冶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经常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给乡村带去交响乐、合唱团、芭蕾舞等高雅艺术。“刚开始担心村民不喜欢,没想到掌声如雷,不让表演者下台。”

  因此,在下庄屋湾的“春晚”,我们既能听到民间小调,也能欣赏到歌剧表演。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乡村和村民们在与时代的同步中奏出了自己的乐符,乡愁有了更多内涵。

  “‘春晚’或许终有断掉的一天,但我们的乡情和乡愁要一直传下去。”郭瀚襄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19日 04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