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乡村承载更多美丽乡愁

2018-02-24 03: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环保笔谈】

  作者:张厚美(四川省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20世纪80年代,一首歌颂中国农村崭新面貌及生动活力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传唱大江南北:“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多少年来,人们通过这首歌曲来寄情田园、赞美乡村、祝福家乡。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不平衡、不充分、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打破了乡村原有的生态平衡,有的地方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惜牺牲资源和环境成本,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后果。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废弃物随意处置,工厂下乡占地、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过度开山毁林等日渐突出……新、老问题混生交织,使个别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短板。

  绿色是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底色。乡村振兴的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其中,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既互为前提,又互为目标。而上述个别地方存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和振兴的步伐。

  乡村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其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是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农村地域辽阔、生态资源丰富、乡风自然淳朴,如何科学利用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资源,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康养、旅游等比较优势,打好“山水牌”“气候牌”“文化牌”,大有文章可做。

  在农村,来自大自然的天然食材是文明记忆和美食文化的载体,优越的生态空间和地理环境是人们向往、体验、回归大自然的场所。碧水青山绿树沃土,既是农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可以发挥独特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水青山”。以前说起卖空气,有人可能认为是在开玩笑;而就在半年多前,江西抚州市乐安县鳌溪村里的碳汇项目以每吨15元的价格卖出2.1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见,清新的空气能卖钱,已经不是痴人说梦,而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进步。

  乡村有着传统的村落建筑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再加上自然的山水格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完全可以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转化为竞争优势,将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特色村落集群,打造富有活力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发展休闲体验观光型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

  总之,只有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乡村环境更美丽、村民生活更富裕,乡村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成为乡愁的承载者。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4日 09版)

[责任编辑:孙满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