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节节俭风尚标志消费观念转型升级

2018-02-26 07:2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

  作者:钟超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同比增长10.2%。与餐饮零售市场火爆相伴的是,“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缓解。媒体调查发现,春节年夜饭价格亲民,各地餐馆酒店中,8人以下的小桌年夜饭多了起来,许多人将吃剩的饭菜“打包”,将喝剩的酒“拼瓶”带走,节俭、朴素、务实、精简之风扑面。

  春节是华夏儿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夜饭也是一年中最讲究、最丰盛的宴席。但讲究不是铺张,丰盛不能浪费。一个时期里,中国人在餐桌上“未富先豪”的现象令人痛心。有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一度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特别是在春节假期的餐桌上,讲排场、好面子、重攀比的消费心理催生了“天价年夜饭”。很多人选择昂贵的餐饮服务,仅仅是用来彰显自身的丰裕财富,从而获得一种炫耀性消费的心理快感。可想而知,这种情形下浪费将无可避免。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以及社会政治生态的焕然一新,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普及。就像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样,作为消费主体的个人也在经历一场心灵上的“转型升级”,人们开始更多地去反思商品充斥的物化世界,重新打量曾经被忽视的健康、自由、亲情的价值。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年夜饭”不再用来炫耀显摆,春节回归亲人团聚的原初内涵,节俭风尚成了春节的“流行款”。

  涤除玄览,返璞归真。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适应不用物质符号表达身份价值,这是时代的进步。节俭不是吝啬,而是一种绿色生活理念,是一种追求物尽其用的生活方式,是物质十分丰富、社会足够文明所培育的自我约束。极简主义盛行的北欧,恰恰也是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社会福利保障最充分的地域。在狗年春节,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选择个性化的过节方式,全家人一起看电影、逛庙会、泡温泉,都能成为寒冬里独特的温情回忆。

  春节期间,一篇题为《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流行,它谈论的就是物质充裕与幸福体验之间的关系。在今日之中国,倡导节俭风尚既包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美德熏陶,更包括“少则得,多则惑”的善意提醒。或许,从“厉行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的观念变迁,就是一个人从“物的依赖”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进阶之路。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26日 10版)

[责任编辑:邱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