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态环境修复 水清岸绿更有希望了

2018-03-13 05: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从收音机里听到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这太好了!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后我们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家住海南海口市兴丹路的退休教师邓爱萍这些天一直关注全国两会的新闻。她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在山西,退休后来到海口养老。“以前附近的这条河又脏又臭,我和老伴都不敢来这里散步,现在你看,大变样了!水清岸绿,一点臭味也没有。”说起身边的环境变化,邓爱萍指着眼前的美舍河说。

  这条美舍河纵贯海口市南北,流经美兰、琼山、龙华三个区,全长约16公里,水域面积68万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推进,美舍河受到严重污染,河水变得又黑又臭,成为海南省全省64条重污染水体中最难治的一条。2016年海口市启动了美舍河综合治理工程,围绕“生态修复”“服务民生”等核心理念,将水体治理融入生态修复,摒弃了传统的工程治理方式,转向岸上岸下各种要素一起整治,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美舍河的水质问题。另一方面,环保工作者通过拉网式的管网排查,共清理339个排水口,截断了每天8万立方米的污水直排。同时,退堤还河、退塘还湿,将“三面光”的硬质河床护岸改造成符合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的岛屿、滩涂、湿地,恢复河道自然弯曲,构建可呼吸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让河流从混凝土的渠道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河流的生命力。

  美舍河的治理是海口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口经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以及净化、绿化、彩化、亮化、美化“五化”工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宪法中增添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丰富和完善。像我们这里,治理终于见效果了,水不臭,还重新修了亲水栈道,我和老伴也就敢来这里散步了。”邓爱萍笑着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13日 06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