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之乎者也”是否古人口语

2018-04-15 03: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之乎者也”是否古人口语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编后

作者:卞清波(江苏人民出版社副编审)

  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渐渐受到一些关注,有人对作者的观点表示赞许,也有人说这是哗众取宠。作为本书责任编辑,我很想把这本书的相关情况多做一些介绍。

“之乎者也”是否古人口语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 孟昭连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到底是部什么样的书?在我看来,该书提出了一个有关“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属性的重大问题,并通过大量实证和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认识:求真、求解的可贵探索

  这是一部敏于质疑的书。

  这部书约45万字,全部内容紧紧围绕“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是否古人口语这个问题展开。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之乎者也”不是我们现代人的口语,但古人一定这样说,至少先秦时期的人们一定这样说。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问题不容易搞清楚。古代又没有录音机,古人怎么说话,我们怎么能知道?还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问题有什么重要的,古人说不说“之乎者也”,与我们有什么相干?

  以上想法,或多或少在人们的脑海中存在,这也都很正常。但作为一名学者,在意识到“兹事体大”后,敢于挑战种种“常识”与偏见,大胆提出心中疑惑与问题之所在,这本身就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作者长期关注白话小说的生成发展问题,而这个问题与白话进入书面的过程直接相关,这就必然涉及白话与文言关系问题。作者在考察种种有关白话与文言关系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材料都在“暗示”文言虚词并非古人口语,相反的材料却几乎没有,而且古人的有关判断也与今人完全不同,这当然要引起他的注意。在此基础上,他产生了对于今天人们习焉不察的种种认识的质疑,可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由此也可看出,作者提出“之乎者也”是否口语的问题,不是“为质疑而质疑”,而是探求真理过程中自然生发的质疑,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质疑。

  这是一部勤于思考的书。

  这部书稿,是孟昭连教授在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汉语的发展与白话小说兴起之关系”研究时,同步产生的种种思考的结晶。古代白话小说到底如何兴起,的确与近代汉语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近年来小说史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共识。很多相关问题,就是在这个方向的探讨中逐渐走向深入的。孟昭连教授近年来在这方面提出不少创见。比如2011年5月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宋代文白消长与小说语体之变》,指出“话本”既非说书人的“底本”,也非“记录本”,而是为了满足雕版印刷的出版需要,模拟说书艺术以书面白话语创作的新型小说文体,廓清了以往人们对“话本小说”性质认识的迷雾。

  “近代汉语的发展与白话小说兴起之关系”研究,推动了白话小说生成发展的有关认识走向深入,同时也让孟昭连教授持续接触和了解了汉语史上诸多问题与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传统语言学界的一些论断未必符合实际,逐渐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实际上,他在这方面的思考与探讨,已经持续进行了很多年。仅2013年以来,他就在《南京师大学报》《南开学报》等发表《破解“之乎者也”千古之谜——文言语气词非口语说》《论“辞”——文言语气词非口语再说》等多篇论文。

  这是一部勇于“跨界”的书。

  “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的属性问题,具体来说,属于语言学领域的问题。孟昭连教授虽然在中文系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但专业方向是中国小说史,属于文学领域。根据今天的学科归类,文学与语言学分属两个一级学科。按照“守土有责”或者“术业有专攻”的说法,孟教授是不该也不必“越雷池”而涉足语言学领域问题的。只是因为他所关注和研究的白话小说生成发展种种问题,与近代汉语的发展息息相关,与文言白话关系问题交错缠绕,这导致他要想让自己的研究走向深入,就不得不面对“跨界”这个挑战,不如此则好似“画地为牢”“故步自封”,无法迈上收获新知的大道。

  其实,孟昭连教授的“跨界”之旅,“跨”的还不只是语言学的界。为了论证自己“之乎者也非口语”的观点,除了收集、整理历代有关古人口语的直接材料,以及古人有关论述,他还要结合多种学科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正如王志耕教授在《之乎者也非口语论》序二中所说:“当你质疑文言虚词不是口语的时候,你就跨越了语言学的界,因为语言学最基本的理论是‘文字是语言的纪录符号’;当你说某些文言虚词为断句符号的时候,你甚至已经跨进了媒介文化史的领域;此外,这里甚至还涉及了某些虚词究竟需要不需要发音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显然超出了传统语言学者固有的知识范畴乃至想象。”

  期待:学术争鸣中推动研究深入

  在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孟昭连教授在《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中强调指出:诸如“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文言是古人口语”之类的观点,是20世纪上半叶才出现的,是西方语言理论影响下的产物;这种观点根本是未经任何证明的假命题,在此基础上描述的汉语史及其他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也都是不符合汉语实际的。对语言学领域的学者们来说,一个“外行”说出这样尖锐的话,的确显得刺耳。的确,这已经不单是在讲“之乎者也”是否古人口语这个具体问题,而是涉及西方语言学理论与汉语研究“匹配度”的问题,作者不啻在问:西方语言学理论是否足以指导中国的汉语研究?用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发展史,会不会有“水土不服”“削足适履”的情况发生?

  如果说孟昭连教授的疑虑显得“杞人忧天”了,那不妨沿着他的逻辑,回到“之乎者也”是否古人口语这个具体问题上来。孟昭连教授无非是在他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这一论断的基础上,发出更为宏大的质疑。只要能够通过学术的方法,拿出确凿的证据,推翻他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说,那么他建立在这一论断基础上的其他观点,显然都会发生动摇。而推翻他的观点,从方法上讲,按理也不会难。李剑国教授在《之乎者也非口语论》序二中说得直白:“人家举出那么多的事例来说明‘之乎者也’非口语,有材料,有分析,有结论。你反对可以,但也应当举出大量的反证,说明‘之乎者也’是口语。只要你的分析到位,说得更有道理,比老孟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他的观点自然会倒掉。”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15日 05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