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撷英】
作者:于洋,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20世纪山水画的发展文脉中,山水林泉、树石云气的意象衍变,贯穿于笔墨与图式的形式演进之中,深刻影响了现代山水造境手法的转型。由此,自然意趣与人文思想的相融、山水造化形致与画家主体心性的契合,成为当代山水画家面向传统山水意象实现当代转换的核心课题。
峭岩雄色(中国画)许钦松
今年3月在广州首展、近日在重庆美术馆巡展的“坐望云起——全国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上,汇聚了当今南北山水画坛极具影响力的20位艺术家近年来的代表性作品。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笔者将展览分为“创写家山”与“游心太玄”两大板块,以求从创作与写生的不同视角诠释出展览主题,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当代山水画创作的格局与趣味。
冰川流星(中国画)张捷
在传统山水图式中,作为虚象,云是山水树石的映射与化合。在古代山水画的意象表达中,云雾与空间的深远、高远相应,作为一种诗意的媒介,联结、建构了山水空间的纵深与幽远。云的意象,亦连结着传统与当代。在当下全媒体时代语境中,“云”的延义又与信息的多向与充盈相关,从“云”空间、“云”计算、“云”资讯,到今日互联网生活方式的“云”时代的到来,此时的“云”意味着信息的集合与共享,乃至几乎全部社会生活内容的广袤与无疆。于是,云的意涵越发泛化和动人,并被赋予时代的诸多想象与崭新的可能。展览以“坐望云起”为题,意在追求一种蕴藉淡然的境界、一种闳阔高远的视野,和一种自适自得的态度。
费洼山庄——春(中国画)陈平
在从古代农耕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的更迭历程中,面对山水自然的取象造境,面对林泉境界与都市景观,今日的纸上江山,经历着变幻中的不变,经历着笔墨与图式随时代而行的演进。以创作为核心的展览板块“创写家山”中呈现出画者和他们源自内心、创写性灵的境象。如陈平的《费洼山庄》系列从传统笔墨图式中完成了源于故土情结的现代造境,人物、建筑、山石和花木相互穿插,随着观看历程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叙事趣味;卢禹舜的《天地大美》系列以强烈的形式语言与色彩境界,描绘了北方山水的寥廓与神秘;何家林以清朗秀润的笔致描绘太行秋色,将文人趣味注入自然的现实场景;张捷的《冰川流星》描绘了山间滑雪的趣景,雪坡所构成的数条斜线不仅分割了画面以达平衡的目的,还为画面增添了律动感;方向的作品《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运用强烈的中国传统笔墨符号及图式表现了具有异域风情的西方建筑群落,这显然不是单纯的写生作品,而是画家以自己独有的笔墨技法和美学追求对现实场景加以艺术处理所呈现的内心表达。
写生十五(中国画)王永
正如清人石涛画语录之妙谛:“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在以写生为主题的“游心太玄”板块中我们能看到画家们面对造化、抒写胸臆的境象。如许钦松的《峭岩雄色》黑白对比强烈,笔触个人风格鲜明,山石的雄浑陡峭令人感叹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李劲堃的《欧洲写生》系列将现代构成图式与含蓄的梦幻感相结合,兼具逸笔的率性与印象派的朦胧;王永描绘山间游玩的作品《写生十五》构图别具匠心,用大面积的绿色为画面确立基调,而左边的石梯和人物点缀的零星色块与自然景色形成富有意味的呼应;《丝路明珠》为画家张彦的俯视写生作品,画中墨色层次丰富,繁而不乱,给人云水相交、通透纯净之感。画家们搜尽奇峰,优游于山水之间,在绘画中探寻理性与感性、人世与自然的谜题。
无论是源出己意的山水创作还是目识心记的山水写生,其画中山水皆是对云一般淡然高远又丰富包容的意象的表达,对云气形神亦各有不同的理解和呈现。身在都市,怀着对于故园山川的情结,艺术家们的表达与视野已远远超越了局地的山水,而延展到世界各处的地域,从都邑到乡野,从汀岸到山林,在山水与尘世的观照中,实现精神的超越与升华。
有此林泉之境,于时代、家国,于文脉、艺境,皆赏心畅神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