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情回望的战争史诗

2018-05-01 03: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范咏戈(《文艺报》原总编辑)

  军事文学总是在传递着一种正向力量,有着激荡人心的阳刚之气,给人以踏实感和满足感。军旅作家惯于将自己对军史、军营、官兵的理解与体验进行艺术化阐释,赋予军事文学以“硬”的品质、“刚”的品相、“烈”的品格,带来稳健、勃发的审美愉悦。这里对当下军事文学的发展实绩进行简要梳理,目的是期待有更大的突破和更高的飞跃。

  那场“百万雄师过大江”,摧枯拉朽、解放全中国的大进军已经过去将近70年了。亲历了四野南下、解放湘邕的老作家凌行正常常“梦回吹角连营”。终于,他在耄耋之年向读者奉献出一部纪实性长篇小说《腰斩七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谓是厚积薄发。

深情回望的战争史诗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腰斩七军》真实地还原了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当时作者只是一名普通宣传员,所见有限,写作此书时他不仅阅读了大量战史材料,而且还重新访问了包括萧克将军在内的一些当年四野部队的高级指挥员,小说得以准确建构起宏大的历史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站在一定高度上俯视“腰斩七军”。作品不仅注重准确还原历史背景,还注重写出战争的气势。“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尖刀师出动了!第45军出动了!……从江西萍乡往西,通往湖南永丰地区的方向,各条大路小道上,无数支解放军部队在向前开进,他们越过山野,跨过河流,绕过村庄,向湘南疾进,向湘江西岸集结……”作者在叙事的间隙发出点题的感慨:“这是一支讨伐大军啊!……这是一支追穷寇大军啊!……这是一支人民革命大军啊!”这些内容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鲜明。大军行进路上的经典场景读来激动人心:电台台长王小柏把收音机放在大石头上,拧大收音机音量。收音机中传来了毛主席洪亮而雄伟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今天成立了!”顿时,收音机里的口号声、欢呼声,和浮桥桥头上指战员们的口号声、欢呼声融在一起,在涟水河上震荡。因为作者当时是一名文工团员,书中还专门写了行军中的“行军鼓动棚”。这是战争年代行军路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行军鼓动棚”如何准备,人员如何搭配,都有精细的叙述,这使《腰斩七军》既有较高的历史认知价值,又有感性的审美价值。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腰斩七军》在塑造人物上十分用力。小说中的众多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号称“丁大胆”的丁盛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高级指挥员。在全师孤军深入后他冷静应变,采取“猛虎扑羊”的战术,直捣敌七军军部,最后实现战争的逆袭。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炮火靠前指挥,带兵严格又爱兵如子……他的身上体现出“老红军”的“范儿”。小说中,基层指战员,包括冲杀在前的李大个子连长、班长老王头,以及众多宣传队员等构成的人物谱系,充分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忠于党、忠于祖国,肯于吃苦、敢于牺牲的精神。尤其是班长老王头,在黄土铺战斗中攻打土地堂的关键时刻,他勇敢地爬上屋顶打掉敌人的机枪组,把湘南地区第一面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土地堂上。遥望北方,他含笑倒在了新中国的黎明。丁师长从战场上下来,第一个先去祭奠这位儿子刚刚在家乡出生的老兵。文工团员晓孟冒着炮火写下诗句献给老班长:“你翻过多少山,你涉过多少水,你穿越过多少枪林弹雨,新中国不会忘记你;开国礼炮刚刚响过,你就高举着五星红旗,拼死把它插在湘南大地,新中国不会忘记你……南岳衡山可以作证,潇湘之水永世铭记,英灵与忠骨同在啊,新中国不会忘记你……”《腰斩七军》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军人形象,体现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作品中的敌人形象也没有进行漫画化处理。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在用兵上颇为狡猾,与蒋介石貌合神离,以及七军军长李本一打仗必算卦……腐朽的东西注定是要失败的。

  凌行正近年来不顾年事已高,陆续推出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九号干休所》及散文系列“军旅青春三部曲”等,创作上更加挥洒和自由。《腰斩七军》叙事流畅,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故事,在这条主线中不断进行穿插,如135师孤军深入敌巢有惊无险的战斗等,使情节跌宕有致。结构上,作者吸取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写法更易引人入胜。可以说,《腰斩七军》达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以文运史”“史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1日 08版)

[责任编辑:孙佳涵]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