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别梦依稀到凉山

2018-05-04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硕(资深媒体人)

  一种难以遏止的生长,一种无法阻挠的牵挂,大凉山之行这本薄薄的书,被我翻得很厚很厚,短短半个小时的盘山路,被我捋得很长很长。

  早就听说这里是全国最后几块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去年,由于工作的缘故,夏秋两季我和同事一行来到了四川大凉山。而这段日子,也成了我至今经常回味的一段时光。

  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大凉山里的人们每天也在经历着痛苦和喜悦。阿自是一位50多岁的彝文教师,曾做过当地驻村第一书记,一见面,她就兴奋地告诉大家:“彝族的名字是毛主席给我们取的!”根据《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书记载,彝族自称“尼”,古代汉语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成“夷族”。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夷族代表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了建议,由于“夷”字作为民族名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底下有米有丝,代表有吃有穿、过好日子。夷和彝的发音虽然相同,但内涵和用心却判若云泥。讲述中,阿自的眼角眉梢写满了幸福。

  青山不墨千秋画,光影和地形的巧妙融合,让远山近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质地,这就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地方。听说山里来了外乡人,附近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一探究竟,上了岁数的男人披着洁白的査尔瓦,妇女们戴着有些发乌但依然精美的银饰,强烈的紫外线和漫长的严寒,把他们黝黑的面容刀削斧砍出深深的沟壑。交谈中,他们说从前的生活更困难,感谢这些年精准扶贫的政策把家禽和牲畜幼崽送到了家里、为农户接待游客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还鼓励举家迁往县城等等,这些好政策帮助很多乡亲实现了脱贫。他们还十分羡慕地告诉我,附近一些已经脱贫摘帽的村庄对全村产业进行了统一规划,让乡亲们有了更多致富的营生和越来越多的积蓄,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村里统一建造的新房。

  在我们工作的地方,时常出现一些孩子的身影,他们只是站在远处悄悄地看,当发现我们注意到他们或者和他们打招呼时,就会害羞地不知所措。一张张泛着高原红的稚嫩脸庞,一双双渴求新知的眼睛,他们本能地渴望,又本能地躲避。

  原来,这些孩子来自我们每天上山都会路过的一所村办小学,这所小学就如同它的地理位置一样不起眼,这里也是爱和温暖较少惠及的地方。村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读书,留在冶勒小学的这不到一百个孩子几乎都是家里条件最差的。用了十多年的课桌椅已经破旧不堪,坐上去吱吱哑哑,一些早已无人问津的课外读物,没精打采地蜷缩在一间教室的书架上。校长说,冬天的教室里没有暖气,学生们只能穿着薄薄的棉衣抵抗着接近冰点的侵袭……但是,这里的孩子作业工整、成绩不差!

  我们和孩子们渐渐地熟悉了,就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把课桌椅、讲台全部换新,新学年有个新气象。”“建一个图书室,让爱读书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开阔视野。”“再买一些文体用品吧。”

  问题随即出现。这些看起来平常的物件在当地却是很难一下购置齐全的,况且离开学的日子只有几天时间了,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我们利用到西昌办事的机会寻遍了各大书店,每一本书都是亲手挑选。家具厂老板得知这桌椅板凳是捐给山里小学的,二话不说,当即组织人手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为我们凑齐了。开学前两天,他四点从西昌开车出发,冲破大凉山的浓浓晨霭,载着满满一车货物稳稳驶进了冶勒小学的校园。

  开学那天,看到崭新的课桌椅、讲台和焕然一新的图书室,人人手里拿着一套《中华传统美德》《唐诗三百首》和《成语故事》丛书,孩子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志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来帮助家乡。

  在几个月后的一堂作文课上,一个女孩写下了这样的话: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红军是咱们的亲兄弟,长征不怕路途遥。索玛花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在大凉山的日日夜夜,《情深谊长》熟悉的旋律总是回响在耳畔,脑海里总是浮现出80多年前红军过凉山时,彝族同胞支持革命、向往光明的炽热场景。

  叩问初心,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今天这些顽强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小索玛花”,就是明天一路芬芳的希望。

  …………

  大凉山的雪下得很早、很大,转眼我们离开这里已经两个月了,但强烈的视觉记忆召唤着我的心绪一路相随。朋友圈里,那些熟悉的地方已是大雪封山、银装素裹,人们眼前哈出的气,眉毛上密集的霜,和两个月前完全变了模样。

  最近家里都好吗?年货准备得怎么样?春节前,刚想给小苏打个电话,就收到了他来自大凉山那熟悉的问候。电话那头,他给我讲述着山里发生的新变化——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在图书室里看书;冬季来临前,乡亲们把牲畜赶下山去,卖个好价钱准备过年;还有几户人家盘算着明年开春把家里休整一番,建客栈、搞旅游。前些天,他家刚杀了几头黑猪,要给我们寄来几根腊肉尝一尝……

  这是一个让人情愿并且值得付出真情的地方,时间越久,越是恋恋不舍。

  总在回味,临别时手里的那包苦荞,大娘说:不要忘了咱这个苦地方;总在追忆,火把节时老爷爷颤抖的拐杖,一种难以言表的善良。心的共振,打开了泪的天窗;万水千山,阻挡不了乡愁的足迹。因为,想起大凉山,总能感受到彝族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孕育出的索玛花开,总能发现中华民族温顺质朴背后挺立的精神脊梁。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04日 14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