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通港闸:文明之花璀璨绽放

2018-05-18 03:3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施健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退伍军人曹益飞入选3月“中国好人榜”。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作为“彩虹之心义工社”的发起人,曹益飞带动了5000多名爱心人士参加公益活动。如今的“彩虹之心义工社”,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近年来,港闸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截至目前,该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慈善大奖等国家级先进典型达27人次,千余名港闸人先后入选中国、江苏、南通“好人榜”,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璀璨绽放。

  深入群众 激发参与热情

  “今天晚上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得赶紧去看看。”周六晚6点半,家住港闸区秦灶街道的刘成才老人一吃完晚饭,便急匆匆地赶往秦灶街道机关会议室。

  2010年,为建设“学习型街道”,提升居民政治和文化素养,秦灶街道组织理论宣讲骨干、区文明标兵、道德人物等开展理论讲堂、道德讲堂、社科讲堂,将每周六晚7点定为开讲日。8年来,每逢周六,秦灶街道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片热闹景象。

  “‘周六课堂’不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复读机,而是翻译器。”秦灶街道党工委书记陶建告诉记者,“讲堂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递党的声音,让党的方针政策也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港闸区,像秦灶街道这样通过“办群众喜欢的活动”来提升居民政治和文化素养的例子不胜枚举,都已成为港闸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牌项目”,在辖区各街道社区生根开花。

  寓教于乐 提升文化品位

  细腻的声调、浓厚的乡情,由港闸区委宣传部组织创作的歌曲《故乡老街》,已成为当地“群乐汇大舞台”的保留节目,去年这首歌还入选了中宣部第五批“中国梦”推广歌曲。

  近年来,港闸区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为辖区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遍布全区所有街道的13个“群乐汇大舞台”已成为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港闸区的文艺团队由原来的不足30支发展到现在的100多支,参加人数超过5000人。自去年夏天开始,“群乐汇大舞台”也同步推出每年10场群众文化演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港闸区积极挖掘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港闸区委书记沈红星告诉记者,广播剧《花子街》、戏剧《青衣》、电视纪录片《寻找1895》等10部作品因其非常接地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6部作品还荣膺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以德润心 壮大好人群体

  被称为“最美南通人”的救人司机徐德林、爱岗敬业的机关干部李国军,二十年诚信经营的周霞……近年来,港闸区好人群体不断壮大。在推进“道德高地”建设中,港闸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道德实践引向价值探索,通过群众的眼睛来寻找发掘身边的好人,在全区形成了善心涌动、善行如潮的生动局面。

  人人寻好人、人人树好人的过程,也是人人学好人、人人做好人的过程。在港闸经济开发区,活跃着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他们有个外号叫“流动血库”。每当血库告急,这支志愿服务队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这支52人的队伍中,有26人被国家表彰为无偿献血奉献者,仅金奖获得者就有16人。他们也给自己取了一个温馨的名字——港闸区铿锵玫瑰社。

  像铿锵玫瑰社这样的好人队伍在港闸不在少数:江海志愿者服务亭、好人来吧、惠民街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好人文化,已逐步内化为港闸区市民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向外延伸,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昂扬奋发的‘精气神’。”沈红星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8日 01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