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辉煌彰显

2018-05-21 03: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包心鉴,系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彰显着唯物史观的巨大真理力量,给奋进在新征程上的中国人民带来巨大鼓舞。深入学习这一重要讲话,我们更加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满底气,对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实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的最基本原理是历史由人民创造,人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这一基本原理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全部过程,成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政治依据,成为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不懈奋斗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坚定政治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基本原理,赋予唯物史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他坚定宣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共同创造的;新时代的伟大社会变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主体创造和艰苦奋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与全国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有机结合,共同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社会力量。我们只有更加坚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更加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激发人民的政治智慧和创造活力,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辉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契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造福每一个人、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建设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具有鲜明现实指向,这就是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更好造福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坚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矛盾产生、解决、转化的过程,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唯物史观认为,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从目的来说,社会发展要造福每一个人、促进每一个人全面发展;而这样一种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奋斗与奉献,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社会发展目的与社会发展动力的有机统一,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意义与真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既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造福全国各族人民,又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共同奋斗、辛勤劳动、勇于奉献。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人民所以能够能动地创造历史,改变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乃至改变世界,关键在于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以人民为主体的民族精神具有厚重历史穿透力和强烈时代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并对中国人民所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进行了进一步深刻凝练,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样一种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途上充满无比自信的强大精神底气,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当代弘扬,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科学理论的积极引领和先进文化的大力促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自信与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自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牢了中国人民伟大精神之“根”。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中诞生的,自成立起就面临着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历史课题。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们党汲取了丰富精神营养,与人民保持着血肉难分的密切联系。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使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精神得以时代性升华,深深扎牢了精神自信之“根”。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斗争中孕育的革命精神,夯实了中国人民伟大精神之“基”。中国共产党是在血与火的锻炼中不断成长走向壮大的,理想高远、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等特有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不懈奋斗、玉汝于成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集中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规律与方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升华发挥了巨大的凝练、提升、推动作用,成为中国人民伟大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的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倾力打造并长期践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构了中国人民伟大精神之“魂”。中国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以科学理论为根本指导的先进政党,是以先进文化为精神标识和精神追求的先进政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又包括在全社会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文化之“魂”,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中首次提出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这一重要思想必须贯彻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方面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真心倾听人民呼声,充分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适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机遇,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机遇从来是为有担当、有作为的人准备的。面对新时代不可错失的历史机遇,我们只有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真抓实干、励精图治,才能圆满回答好时代出的考卷,向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出色践履好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化解矛盾和风险。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实践的声音,是捕捉历史机遇、把握历史机遇的第一信号,是能动地运用历史机遇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将把握历史机遇和坚持问题导向有机融汇在一起,在审视问题中把握机遇、在解决问题中创造机遇,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风格和执政方式的鲜明标志,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着一以贯之的逻辑思路,即坚持问题导向,勇敢解决问题,在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重大问题中更好地造福全国各族人民,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这正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实践唯物史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1日 11版)

[责任编辑:李伯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