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科学家查清中国大鲵“血缘谱系”

2018-05-22 03: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科技前沿】

我国科学家查清中国大鲵“血缘谱系”

中国大鲵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提供

  光明日报北京5月22日凌晨电(记者齐芳)被称为“娃娃鱼”的中国大鲵是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原来大家一直认为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但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研究发现,中国大鲵至少有5个物种,推测可能高达8个物种。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表示,这将对保护中国大鲵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大鲵家族“血缘”被搞清,有5至8个物种

  这一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2日凌晨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据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介绍,由于不同地区中国大鲵的“外貌”缺乏显著的外部性状差异,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物种。但科学家们经过近10年的野外调查和基因组分析,“目前研究数据支持至少有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安徽种5个物种,分布与水系分布密切相关,大致对应黄河、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水系流域。而各物种间分化时间保守估计约为4.71百万年至10.25百万年以前,属于有较长分化历史的典型物种”。

  科学家们推测,中国大鲵有可能包括高达8个物种。车静说:“我们在养殖场抽样中还意外发现了另外两个独特的支系,加上1966年中科院西高所的科学家曾发现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一个标本。这个推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并需要准基因组数据的分析确定。”

  “野生的娃娃鱼基本已经很难见到了。”自2007年以来,科学家们在13个地点获得了70个野生中国大鲵。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该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张亚平认为,物种是制定保护措施最基础的分类单元,“过去我们对中国大鲵的保护和市场化政策一直基于‘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来制定的”,这一发现将对我国大鲵保护提出新要求,国家保护计划和措施以及对商业化养殖的管理亟须改进并作出重大调整。

  “混血”现象严重,小种群可能面临灭绝危险

  在调查中,科学家们还有另一个重要发现,大鲵的“混血”现象非常严重——通过对大鲵养殖场抽样调查显示,本次研究发现的不同大鲵物种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这非常不利于物种的保护,甚至有可能导致当地种群或者小种群面临灭绝危险。

  在调查中,科学家们发现,“陕西种”已经成了优势物种。“抽样的大鲵养殖场中有78.82%的个体是‘陕西种’,在陕西、贵州和广西野外捕捉的12个个体,母系来源均为‘陕西种’。而对贵州养殖场样本的微卫星数据分析显示,随机取样的100份养殖个体虽然有不同的母系来源,但其核基因水平已经混杂为一个物种。”车静说,“现在野外已经很难发现中国大鲵个体,我们推测这些野外获得个体是从附近养殖场逃逸的。”

  魏辅文认为,应该对不同物种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根据目前研究,及时调整和重新规划保护区的设置。同时,要对养殖场个体进行遗传筛查确定物种归属。避免不同物种的杂交,以保持不同物种的特性,避免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特别是对于小种群物种,急需优先保护”。为了恢复野外种群,在放流增殖中,要特别注意根据不同物种的原产地分布,在相应的流域进行放流,要避免远缘杂交导致种群衰退,禁止未经遗传核查的无序流放。

  张亚平表示,如果不及时调整大鲵保护政策,不仅已有的物种不能得到保护,还很容易使小种群物种受到其他物种的基因侵蚀,甚至被取代,造成巨大遗传资源损失甚至是物种灭绝。

  大鲵携带着来自侏罗纪的演化信息,是研究地球物种演化的“活化石”。车静说:“这只是阶段性成果,我们还需要更多调查研究。例如,由于还缺乏各物种准确的分布范围和群体数量的信息,我们无法确定哪个物种更加濒危。我们将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努力。”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2日 08版)

[责任编辑:王宏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