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际化人才,会说外语还不够

2018-05-26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专家视点】

  作者:陈海燕,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从综合性大学和外语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看,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中国高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之一。尽管教育界已经意识到一流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的重要性,但从具体措施的实施效果看,与目前所需国际化人才基本要求相比,还有着一定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大学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育课时有限,无法达到学生掌握外语技能的最低标准,虽然起到了打开一扇窗的作用,但熟练掌握更多取决于个人语言天赋及学习时间的投入,大多数学生的外语水平与自如对外交流还有相当距离。二是外语类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偏重技能性训练,在人文社科知识的系统化掌握方面存在欠缺,学生对社会现象、国际事务的洞察能力、思辨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多止于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掌握对象国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状况,但是对于国际通行规则、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世界政治经济的走向等有关国际生态的了解和掌握还非常欠缺,尤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出发、从当代中国现实状况出发,做出不同于其他文化背景人的理解与判断,更是软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在处理国际事务或涉外事务时,差距还比较大的原因。笔者认为,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要义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国际化人才培养,外语水平提高与跨文化能力同等重要

  长久以来,高校对于外语教育不可谓不重视,设为必修课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项技能,彰显了改革开放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但从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外语掌握需求来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得到更好地解决。一是语种过于单一,必须实现多元化发展。目前的外语人才主要集中在英、俄、德、法、日、西、阿等通用语方面,非通用语人才比较缺乏,这种语种布局本身就是二十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映射,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格局变化,尤其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的局面来看,学习语种的分布已经明显滞后于中国对外交往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大学必修课中,将外语的语种从英语、日语、俄语扩大至其他语种,给人才成长带来更符合时代需求和自我需求的选择,恐怕是未来高校竞争力的要点。二是单纯的外语类人才适应面太窄,必须进行复语型复合型培养。随着中国外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高等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必须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根据外语人才的流向与反馈,调整现有专业培养方向,重点培养对外交流合作领域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弥补学科专业的局限,可以进行跨专业、跨院系、跨院校的合作。只有不局限于院系专业划分,而是按照人才培养的需求去改变,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三是单纯掌握语言技能难以适应国际合作交流,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单纯技术层面的外语交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教育领域,对外交流合作越来越依赖双方文化思想层面的相互理解与认同,因此以跨文化思维对外开展更为深层的思想意识的沟通,在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变得更为重要,是减少风险成本、决定合作成效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语言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钥匙,但语言学习与思维方式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同步抵达的过程,在开设大学外语必修课的同时,要同步将跨文化类的课程也纳入大学必修课,补足国际化人才缺失的文化内涵,知识结构上的丰富对于技能性学习的促进作用可能更为显著。

  国际化人才培养,经济商贸与中国文化是必修课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飞速发展的硕果。世界各国热衷于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开展各种经济贸易合作,成为中外交流合作的主流,并随之带动了人文领域的互通互访。因此,当前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知识,应该进入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修课。不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不会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对外交流中是软肋,也局限了自身的岗位适应能力。将中国文化纳入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体系,则是出于补短板的考虑。

  一直以来,受工具主义的影响,国际化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区别就是外语掌握程度的差别,只要能用一口流利的外语沟通双方的交流,就被称为国际化人才。从当前我国对外交流面对的困境看,缺少的恰恰是能在外语语境中讲明白中国观点和中国立场的人才,这要求国际化人才必须深植于本土文化之中,讲得清历史的中国、当代的中国及其二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应该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修课,这也是人才培养适应中国对外交流领域逐步扩大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形象代表的国际化人才,在培养上要首先做到这一点,而正确看待自我和他者,要建立在深厚的经济、文化基础知识之上,否则以零星、片段、感悟为基础的沟通,有效性和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国际化人才培养,建立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新模式

  开放性办学是现阶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办学模式转变的基本要求。不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内容,不培养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化人才,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三个基本问题就难以真正落地得到解决。目前,高校培养人才与实际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与关起门来办学、延续既往培养模式的惯性有关。从国际化人才培养来看,政府、企业在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对国际交流合作实践中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缺陷是什么等问题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和思考。

  如果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形不成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就会出现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对象国的政府、企业、教育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培养我国的非通用语人才,还是培养对方国家的汉语人才和工程技术类人才,与对方的合作探讨,会让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实效更贴近现实本身,而师生通过身处异国他乡的学习,在语言学习运用、对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的掌握等方面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

  综上所述,新型国际化人才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到新阶段的现实需求,需要高校重新思考国际化人才的文化内涵,针对本校学科专业特点,研究不同人才类型的国际化培养问题,补足短板,看到长远,培养出通晓对方语言、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国际化人才。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6日 07版)

[责任编辑:王宏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