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凝聚战略共识 推动创新合作

2018-05-26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聚焦德国总理默克尔第十一次访华

凝聚战略共识 推动创新合作

  作者:胡黉,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月24日至2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进行了她的第11次中国之行。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变化下,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为中德合作提供了新动力。只要双方能够把握好中德关系的合作大局,挖掘中德合作的新内涵,中德关系就能行稳致远,成为世界局势中的稳定器。

  迎接中德关系新起点

  中德关系正迎来新起点。在今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中国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而几乎在同一时段,经过漫长的组阁谈判,德国新政府也宣告成立,默克尔成功连任。她此访既是双方领导人新一届任期内的首次会面,也是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与老朋友的再一次见面。继往开来,中德关系将在既有的发展轨道上稳步向前。

  近年来,中德关系实现全方位良好发展,为新时代中德关系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

  中德关系站位提高,战略性提升。2014年双方共同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成为指导两国关系中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德政府磋商机制是中国与西方大国建立的唯一“联合内阁会议”机制。2017年两国举行了首届高级别安全对话,外交与战略对话,建立并启动了人文交流机制。中德双方的近80对合作机制巩固、充实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中德领导人互访频密,交流深入。2017年时值中德建交45周年,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在短时间内访问德国;而默克尔任德国总理以来,也已经11次访华,足迹遍布中国很多省市。双方领导人业已形成良好工作和个人关系,为双边关系发展得又好又快定下基调、指明方向。

  中德务实合作加速推进,成果丰硕。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当前,中国已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海外市场,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实际投资来源地、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随着中国近年来对德投资的迅速增长,双方的投资合作也从“单行道”进入“双向快车道”。

  中德人文交流蓬勃发展,合作根基加深。2017年5月,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在中国召开,文化、教育、足球、青少年交流等各领域合作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新重点。在教育、旅游等交流基础之上,中德人文交流正蓬勃发展,推动两国人民民心相通,增进两国之间的民意基础。

  放眼新阶段新起点,两国需要做的是为中德关系的持续发展打造新动力,挖掘新内涵。而这也正是默克尔此访的重要意义所在。正如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所说,通过此访,双方领导人将为未来几年中的关系发展指明方向,确定重点,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打造中德合作新动力

  根据日程安排,默克尔此次访华,除了在北京与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会谈外,还会到访深圳,访问中德两国企业。这一安排,体现了双方领导人对中德合作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深圳这座城市所象征的“开放”与“创新”特质,正是中德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关键词,也将为中德合作打造新动力。

  中国的新一轮开放将为中德合作提供新舞台。40年前,从以深圳为代表的四个经济特区起步,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人民宣布了中国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等四项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并作出了尽快落地的承诺。这些开放政策既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德国企业也将受惠于此。近日,中国财政部宣布下调进口整车及零部件的税率,德国车企未来在华无论是销售还是生产成本都将有大幅度的降低,再结合逐步放宽的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中国市场对于德国车企正越加开放。中国新一轮的开放将有效加强中德经贸关系。

  开放亦将为中德创新合作打造新动力。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指引下,创新合作成为近年来中德关系发展的主线。中德两国科技部门分别发表《中国战略》和《德国战略》,开创了大国科技合作的先例。“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也已正式启动。深圳是中国的创新重镇,默克尔到访深圳,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德国政府、企业实现与中国有关方面的对接与合作,深化中德两国创新合作。一方面,中国的新一轮开放通过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将吸引更多德国资本、技术、运营方式等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创新效率;另一方面,中国的新一轮开放通过探索创新开放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新平台,或可积极鼓励和引导德资研发机构参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内外联动的创新发展新格局,推动中德创新合作。

  无论是“开放”还是“创新”,都应该是双向的。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德国也应对中国越来越开放。对于中国企业一些促进双方资本和技术合作、实现创新发展的收购行为,德国近期的某些做法实际上加大了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并购的难度,客观上收紧了德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在中德两国正寻求深化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时,双方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彼此相待。

  挖掘中德合作新内涵

  除了双边合作日益加深,近年来,中德关系的一大亮点是在多边场合的协调日渐增多。中德两国先后于2016、2017年担任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在议题设置等诸多方面进行充分、密切协调,在推进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等诸多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

  以提升在全球治理及多边场合协调合作拓展中德合作新内涵。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中德作为东西方两大稳定性力量,肩负起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共同责任。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保护主义大棒,欲在全球范围内加征惩罚性关税,以及退出伊核协议,欲制裁伊朗的局面,中德两国应加强协调和合作。一方面,中德两国应站在一起,加强在WTO和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协调,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做法,维护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另一方面,中德两国应大力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同时推动中欧经贸合作,加快中欧高水平投资协定商谈,并尽早启动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为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发展释放积极信号。

  中德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开中德合作新局面。德国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德国一直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视“一带一路”建设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德国地方政府、企业也已经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汉堡、杜伊斯堡等城市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城市,德意志银行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首批境外融资方。尽管当前德国政界对“一带一路”建设在规则、标准等领域仍存有疑虑,但中德双方完全可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进行讨论,从而推进具体的项目合作,在三方合作、智能制造等领域深耕细作,打开中德两国合作新局面。

  默克尔此次访华为中德关系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今年7月,中德政府第五次磋商将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年内的一系列高层互动将增进中德双方的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深化战略合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只要中德双方聚焦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必能行稳致远,推动中德关系迈上新台阶。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6日 08版)

[责任编辑:王宏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