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剧种特色与喜剧表达

2018-05-26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剧种特色与喜剧表达

——写在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进京演出后

  作者:孔培培,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史上流行着这样两句谚语:“铜锣打响长城内外,补锅补遍大江南北”,描述的是上世纪60年代,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风靡全国的情形。2018年仲春时节,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带着这两部50余年前创作演出的现代小戏来到北京,吸引了众多花鼓戏的爱好者怀揣着对经典的致敬之情走进剧场。

  《打铜锣》《补锅》创作演出于1964年,次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打铜锣》的故事发生在农村收割季节,为防止家鸭偷吃生产队的谷粒,负责打锣警示的蔡九与明知故犯的林十娘之间展开了一场智慧的较量。《补锅》则是表现养殖能手刘大娘在女儿兰英的巧妙安排下,改变了职业歧视的传统思想,愉快地接受了聪明能干的补锅匠李小聪做自己的女婿。两部作品,在精神立意上突出了普通民众的乐观精神,在人物塑造上强调特定事件背景下人物的性格转变,在艺术表现上创造了放鸭子、拉风箱、吹火灶等一连串表现现代生活的新程式,既充满新意又没有脱离戏曲表演范畴。两部剧作随着当年进京演出受到了毛主席与周总理的接见,并借助于当时最为先进的电影传播手段,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

剧种特色与喜剧表达

花鼓戏《补锅》剧照

  本着向经典致敬的初衷,湖南花鼓戏剧院此次演出从台词到舞美再到服装道具,都力求接近原作,力求还原1965年的电影样态。置身剧场,感受最深的是由真实生活提炼而形成的夸张喜剧感觉,这种喜剧感觉覆盖了由于时代距离和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情节疏离,紧紧维系着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营造出一种特有的剧场热度,也引发了对于喜剧题材戏曲创作的诸多思考。

  在当下的戏曲创作中,有两种立意的创作倾向得到彰显。一种是对英雄人物与模范形象进行深度舞台塑造,这种塑造往往带有对中国历史苦难进程的缅怀,对伟大人物不同寻常的怀念,对民族英雄英勇付出的赞颂,因而大多带有崇高基调和悲剧色彩。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评剧《母亲》、豫剧《焦裕禄》等都属于此类题材的扛鼎之作。另一种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剧作者着眼于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借助戏曲情节展开对人性灵魂深处的拷问,揭示人性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这一类题材往往借助于寓言式、隐喻式的文本完成对现实的映射与对照,比如淮剧《小镇》、滇剧《水莽草》等等。以上两类题材较之以往戏曲创作在人性开掘的深度和对历史评价的客观性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引领着当下戏曲创作的主流方向。与之相比,许多地方剧种原本最擅长演出的喜剧题材,却由于在崇高性与深刻性上缺乏优势,逐渐不为剧作者偏爱,最终导致舞台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喜剧作品较为少见。这一点在地方小剧种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背景下,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做法和成绩显得格外突出。

  翻看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历史,产生于田间地头的地方戏曲在诞生之时,便承载着中华民族乐观豁达的性格特性。王国维曾说过:“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因此,中国传统戏曲中喜剧题材成为最能贴近百姓生活,最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许多地方剧种都有经典的喜剧作品流世,有些甚至成为该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如山东五音戏的《王小赶脚》、吕剧的代表作《姊妹易嫁》等等。由于立意不同,有的学者将喜剧细分为讽刺喜剧、幽默喜剧、颂扬喜剧、悲喜剧等,但无论何种喜剧类型,其核心都在于对戏曲民间品格和剧种特色的准确把握与夸张呈现,在于建立在生活真实上的谐而不谑与化丑为美。从某种程度上说,戏曲民间性越强,喜剧色彩便越浓厚。《打铜锣》中蔡九对林十娘紧紧相扣的戏谑是源自火热生活的体验,《补锅》中对刘大娘先抑后扬的塑造也让观众倍感亲切可爱。两剧中林十娘、刘大娘就是生活中真实人物的提炼,她们身上的“丑”,是捆绑在旧社会农民阶层身上无法超越的自私与狭隘。整个剧情都在化丑为美、从丑到美的路线上层层推进,最终以“美”的姿态结束。在带给观众一种真实的嘲弄体验和谅解式的情感和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大众的警示与教育意义,这便是中国戏曲喜剧重要的表达手段和深层的功能诉求。

  牢牢抓住剧种特色也构成喜剧表达的重要环节。《我叫马翠花》的导演熊源伟曾说:“湖南花鼓戏幽默、明快、欢乐、喜性,接地气!”幽默豁朗的湖南人赋予了花鼓戏天然的喜剧气息。而对于剧作者而言,能否准确地捕捉和运用好剧种本身的喜剧品格、继承剧种喜剧传统、挖掘剧种喜剧潜力,往往成为其喜剧创作成功的关键。《打铜锣》中蔡九有一段:“一张寡嘴,两边讨好,三面溜光,四处哄人,五心不定,六神无主,七弯八拐,九九归原,实实是,自私自利讨人嫌。”这些充满了劳动人民智慧和幽默的唱词,听众为之会心一笑。

  以《打铜锣》《补锅》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湖南省花鼓剧院紧紧抓住花鼓戏载歌载舞、风趣明快的剧种特色不放,陆续推出了《牛多喜坐轿》《老表轶事》《作田汉子也风流》《我叫马翠花》等一系列经典喜剧作品。其中《老表轶事》代表湖南省进入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行列,《我叫马翠花》入选首批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成为文化部“201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这些作品以喜剧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当代人的思想与情感,形成了以喜剧表演为特色的院团演出风格,在全国戏曲界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品格,也获得了“省花路子”的赞誉。面对当前戏曲喜剧创作匮乏的局面,如何提炼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塑造真实生动的喜剧性格;如何创造合理的喜剧情势,营造戏谑诙谐的喜剧氛围;如何运用综合的喜剧手段,完成喜剧艺术的舞台呈现;如何将戏曲的民间品格与剧种特色融会贯通,带给戏曲观众幽默风趣的欣赏体验。这些是再看《打铜锣》《补锅》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湖南“省花路子”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接下来戏曲喜剧创作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26日 12版)

[责任编辑:王宏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