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2018-05-31 05: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2018年5月30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了迎接这个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邀请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欢聚在人民大会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和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12位代表作了精彩发言。他们畅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的体会,展示科技领域改革开放历史成就,抒发在新时代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豪情,并向全国的科技工作者发出《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的倡议书。光明日报现刊发倡议书全文,并摘发与会代表的精彩发言。

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带领团队建成。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倡议书

  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掀开了科学春天的序章。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栉风沐雨,砥砺奋进,贡献卓著。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汇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值此“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谨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如下倡议:

  一、自主创新、学术引领,勇立科技产业变革时代潮头。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代贡献。

  二、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把论文写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精神,牢固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自觉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忠诚践行者;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个人理想和人生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奋斗中。

  三、致力协同、开放包容,共建科技繁荣新生态。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自觉树立协同创新、和谐共进、互利共赢的大局观念,营造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生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贡献。

  四、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厚植科技强国建设人才基础。大力弘扬淡泊名利、奖掖后学的“人梯”精神,言传身教,慧眼识才,做致力提携后学的身体力行者。积极履行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不断奏出人才发展与伟大事业同频共振的华美乐章。

  五、诚信立身、学风引领,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大力弘扬求真诚信、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自觉加强品德修养,坚持立德为先、立学为本、知行合一,严守学术道德和科技伦理,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良好风尚中率先垂范。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创新争先、再立新功!

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图为工作人员在天河一号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内工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

  科技工作者应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当代科技工作者应勇立时代潮头,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任,妙手著创新恢宏之篇章,争做国之脊梁、人民赤子。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我们济济一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和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实际行动庆祝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节日,纪念中国科协六十华诞。在这里我谈几点体会:

  第一,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宽广的世界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洞察当代科技变革,鲜明提出“六个坚持”方略,明确科技创新部署。这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法论和行动指南,更是新时代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在这一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海内外科技工作者必将进一步迸发创新创造热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再鼓征帆、再铸辉煌。

  第二,弘扬伟大精神,铸就科技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神气质涵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深刻指出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阐明爱国、创新、求实、协同、甘为人梯等精神要素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交流激荡中,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报国实践,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塑造者。“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前辈科学家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无数星辰。“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西迁精神”等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这些诞生于不同时代的科学家,拥有共同的精神品质;他们身在不同的行业,却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奋斗,共同的追求是祖国的强盛。他们身上折射出科技工作者品质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美、中华民族精神之美。

  可以说,中国科学家汲取着世界科学文明的养分,而同时他们身上镌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传承了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基因,承载历史并昭示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时代观照。

  第三,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伟大的精神以其强大感召力薪火相传并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黄大年、南仁东、钟扬等当代科技工作者,接过前人的精神火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突破战略高技术瓶颈和重大工程难关,以丰硕的创新争先成果,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以战士般的豪情,展示出和平年代创新者的英雄气概。“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30年“水下长征”无怨无悔。“太行愚公”李保国扎根山区30余年,用生命书写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民情怀。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刘自鸿、嵇晓华、孙强和张强等作为青年科研和创业代表,正在自觉践行知识分子当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为抱负的理想信念。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当代科技工作者应勇立时代潮头,以铁肩担国家兴盛之责任,妙手著创新恢宏之篇章,争做国之脊梁、人民赤子。

  第四,思想引领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当前,全球面临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对于我国而言,突破创新短板,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力争形成发展长板,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面对这样的任务,挑战前所未有,国家和人民的期待前所未有。科技工作者必须发力主战场、打赢攻坚战、勇闯“无人区”、开拓新赛场,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党有号召,科技工作者有行动,科协组织必须有新担当。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恰逢中国科协成立一甲子,我们要永葆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传承、创新、发展,为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不懈努力。科协组织要更有效地融入大局、聚焦靶心,全面提升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联系广泛、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科技工作者走向世界科技舞台中央不断注入强大动力,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2017年4月17日,海南文昌,我国自主研发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完成了总装测试等技术区各项工作,转运至发射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杨乐: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1978年3月,我有幸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作为代表上台领取“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受到极大鼓舞与鞭策。

  作为一名退休的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科学的春天里,回顾40年前那个科学的春天,我有很多感慨,也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澎湃心情。

  1978年3月,我有幸参加全国科学大会,并作为代表上台领取“全国科学大会奖状”,受到极大鼓舞与鞭策。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对科技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性,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有了大幅增加,我国科技总体实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面对“两个一百年”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我看来,应该在这些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是进一步重视基础研究的革命性和突破性的作用。我们需要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与方法引导高新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不断出现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基础研究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领军人物,来指导应用和开发研究工作。

  二是不拘一格给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要努力培养和造就“80后”“90后”以及“00后”的人才。近年来,许多青少年受商业化和物质化的影响较大,缺少为科学献身的志向和理想,缺乏对学术和专业的探索与追求,缺少长期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准备,这样就很难成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在科研工作方面难以有所建树。

  三是改善科研管理机制。倡导创新,倡导基础科研与学科交叉,提倡长期探索,刻苦攻关,水到渠成,同时对失败采取宽容的态度。在学术评价上,应持慎重态度,尊重国内外同行专家意见,努力减少评估与检查,对基础良好并已做过一些优秀研究工作的学者,要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稳定的必要支持。

  西湖大学校长、教授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科技工作者当居安思危 

  展望未来,我们只有一个奋斗目标:用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尖端的科技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践中,我想与诸位同仁分享四个字以共勉:居安思危。

  十年前,当我决定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国的时候,很多人疑惑不解,认为我疯了。可是今日回头看,我想再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过去十年,我不仅目睹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我成为推动其进步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我为此深感自豪,我的经历也正是一代人的缩影。

  回首这过去十年,我最强的感受归纳为两个字——“感恩”,感恩这个大时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国策,使我有机会在清华大学接受优质教育之后继续出国留学。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为我在归国之际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任何个体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和时代密不可分。如果不是在这个大时代,我难以想象自己能取得今天的点滴成就。感恩党和政府,采纳了我和几位同仁共同倡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向全世界广纳贤才。感谢清华大学,从归国之初就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全力支持我进行实质性的人事、科研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我时刻叮嘱自己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总是尽可能地发挥自己专长,根据我国国情在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今年,我辞去了清华副校长的职位,受聘为西湖大学的校长,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开始了对拔尖人才培养、前沿科学研究新机制、体制的探索。

  展望未来,我们只有一个奋斗目标——用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尖端的科技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践中,我想与诸位同仁分享四个字以共勉:居安思危。

  最近中美贸易争端中暴露出来一系列高科技领域的问题,对一线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科技评价的问题。重大科技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改进。对于国家科技奖的规则和评审、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与执行、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评审与考核,在是否必须、是否合乎时宜、是否是学术主导、是否有世界领先或合适的学术带头人、是否有合理的运行和评估机制等几个方面,建议听取有关海外顶尖华裔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在各种科技评审中对发表论文数量、SCI影响因子及论文引用数过度倚重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这些量化指标受到科研院所过分重视的问题。如果这些数据是不实的,其大幅提高不仅会导致我们误判自己的科技实力,也可能直接导致我国一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世界排名严重虚高的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并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

  三是要强调顶尖科学家对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经过过去多年人才计划的实施,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学技术人才,但我们特别缺乏独立领导科研10年至25年、仍旧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这些人在本研究领域引领世界、高瞻远瞩,是极为稀缺的科技战略资源。建议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吸引、留住这样的顶尖人才,同时也可防止国内高水平人才外流。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深受人民的恩泽,所以我们更加责无旁贷,要用实际行动见证中国的科技实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让中国的大学引领世界高等教育。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教授

  中科院院士姚期智:

  科学家应为国培育高质量人才 

  就像“中国制造”一样,“人才自给自足”是成为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人才培养链的每个环节,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领军人才,都要有系统地培育出大量本土高质量人才,为国所用。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人才水平及科研成果都有大幅提升,这归功于一些重要的人才政策,对培养与引进人才产生了实效。国家全力投入支持科技创新,更提高了科研及教育的质量,而改善的科研环境及水平又直接增强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如今许多人愿意放弃国外的名校教职或高薪企业,选择回国工作。他们感觉国内科研环境已胜过国外;而国际社会对中国前景的看好,也激起他们回国工作的热情。这是一个新的转折点,今后只会越来越好。

  有四个科技强国必备的条件,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一,人才自给自足。就像“中国制造”一样,“人才自给自足”是成为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在人才培养链的每个环节,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领军人才,都要有系统地培育出大量本土高质量人才,为国所用。

  第二,学科横向交叉。计算机科学与生物科技、量子物理、金融科技与安全等许多学科,都充满创新结合的可能性。这些既是重要的交叉学科,也是发掘创新应用、成果转化的源泉。应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合作,考虑设立交叉学科的学位认证,鼓励更多高校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自主设置交叉学科。

  第三,技术垂直一体。“垂直一体化”是纵向的考量。以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为例,从下而上包括三个要素:算法、架构、芯片。真正独创独有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必须同时具有三方面的创新及紧密结合,必须将基础性算法研究,摆在与芯片硬科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四,成果落地转化。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有系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富有创新含量的高科技产业。这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使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孙家栋:

  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被国家需要是最幸福的。我马上就90岁了,头发虽白,赤子之心犹在,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只要航天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

  我1958年从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毕业,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60年来,亲身经历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开创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航天事业迅猛发展与祖国日新月异的同频共振。

  60年的航天生涯,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首先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和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得益于钱学森同志创建的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航天工程组织管理体系;得益于航天高技术买不来,航天发展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大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可控;得益于几代航天人传承下来的严慎细实、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科学求实精神;得益于航天历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阶梯式、高素质人才队伍。无数航天人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崛起,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被国家需要是最幸福的。我马上就90岁了,头发虽白,赤子之心犹在,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只要航天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志青年献身科学、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坚持奉献在科研一线,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

  用科技让乡亲们端上“金碗”和“银碗”

  我们根据李保国生前的设想,谋划了内丘县侯家庄178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覆盖全乡3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的26万亩山场,要让全乡1.5万群众,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发生态财,端上“金碗”和“银碗”。

  我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爱人,李保国科教扶贫团队的核心成员。李保国扎根太行35年,把爱和忠诚献给了太行山人民。李保国逝世后,他的事迹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称赞,这对我们团队是极大的鼓励,对我是极大的鞭策。我们将继续学习李保国,争做太行山上新愚公。

  我们团队有一个口号:“保国走了,我们的团队还在,他未竟的事业我们来完成。”李保国在世的时候提出两个设想:一个是加快农民脱贫步伐的“大苗建园”技术;一个是改变扶持一村一户致富脱贫模式,“发展乡域生态经济”。经过我们团队两年的努力,大苗建园已试验成功,大苗建园实现了苹果树提前两年进入盛果期。采用这项技术,果农人均种植一亩苹果园,三年可以奔小康。有专家说我们这项技术为农民脱贫作了大贡献。第二个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的设想,我们根据李保国生前的设想,谋划了内丘县侯家庄178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覆盖全乡3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村的26万亩山场,要让全乡1.5万群众,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发生态财,端上“金碗”和“银碗”。

  伟大事业没有穷期。我决心和团队一起传承李保国精神,坚持走科技扶贫之路,为脱贫攻坚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自鸿:

  心无旁骛做好科技创新创业

  我们深知,企业如果片面追求商业规模或量产规模,不愿意忍受寂寞,不愿意做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最后就会变得像纸糊的风筝,看起来飞得很高,下点雨就趴下了,所以必须坚定“硬科技”的底层自主创新,实现长远价值。

  2012年,我与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朋友在美国硅谷、中国深圳及香港同步创立了柔宇科技,同时也确立了至今依然坚守的使命:用技术创新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失败、再实验,2014年,我们的团队终于在国际上第一个发布了全球最薄、厚度仅0.01毫米的柔性显示屏以及柔性传感器,卷曲半径达1毫米。这不仅消除了传统显示行业对柔性显示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发展前景的质疑与顾虑,也掀起了柔性显示和柔性电子产业的国际新潮流。今天柔性显示和柔性电子在国际上已成大势,无论传统显示厂商,还是消费电子企业,都在积极投身柔性电子产业。

  回顾创业历程,我们最常想到的词是“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积累,我们在留学归国后能够聚集海内外优秀的人才,将创业初期的梦想变为扎扎实实的技术和产品,快速实现从0到1、从1到N的多方位创新。

  身处最好的创新创业时代,我们经常思考自身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责任。国际信息产业的基础是“一芯一屏”,这两者的基础研发和创新都需要厚积薄发,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深知,企业如果片面追求商业规模或量产规模,不愿意忍受寂寞,不愿意做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最后就会变得像纸糊的风筝,看起来飞得很高,下点雨就趴下了,所以必须坚定“硬科技”的底层自主创新,实现长远价值。

  中国正在进入全球化的坐标体系,科技工作者也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变革速度更快、开放程度更高、创新强度更大,让科技工作者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当然也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挑战,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保持真知灼见。受得了委屈,熬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这些精神始终非常珍贵。

  我们将心无旁骛继续做好科技创新创业,为产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社会创造更多有核心价值的产品和技术,打造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受人尊重的新时代高科技企业,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弥曼:

  时代呼唤更多的女科学家  

  必须要强调的是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一定要充分重视,方能后来居上,而且科学研究需要持续的安静环境和条件,希望科技工作者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不能急功近利。

  时代呼唤更多的女科学家。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1998年设立,每年在五大洲各评选产生1名从事生命科学和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的获奖者,目前已授予了全球102位女科学家。在2003年中国物理学家李方华教授获奖之前,一直没有中国女科学家获奖,但是近几年我国已接连有6位女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这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对女性科学家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日益优越的条件,让女科学家逐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为国际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研究人员中女性占28%,但只有3%的诺贝尔奖得主是女性。我所工作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研人员总数为71人,其中女科研人员2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2%,较世界平均数还多一些;研究员总数为34人,女研究员7人,占研究员总数的20%。目前中科院院士总数796人,其中女院士51人,占6.4%,虽已较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时女性科学家代表比例高了许多,但总体比例偏小仍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女科技工作者由于家庭责任等方面与男性的区别而面临更多的困难。在此也呼吁进一步关注女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同时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必须要强调的是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一定要充分重视,方能后来居上,而且科学研究需要持续的安静环境和条件,希望科技工作者有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不能急功近利。

  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嵇晓华:

  互联网科普面临黄金机会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网民基础,要抓住巨型平台的人口红利,紧扣不同平台的互动特色。在围绕着化工企业、污染处理、垃圾填埋焚烧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规划与建设等问题中,需要更多专家团队以科学专业知识应答公众疑问,为微信、微博官方的辟谣产品提供支持,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2010年,正逢互联网创业热潮。我创办了果壳网,初心是希望做中国互联网上的探索频道。我们梦想,让科学流行起来,像电影、音乐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元素。8年创业,我们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传播科普,就是用互联网规律做科普。我观察到,移动互联网发展10年,知识内核没有发生巨变,但知识表达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对科普需求的核心点没有变,但内容消费的场景不停在变。如果只有专业内容,却没有吸引网民的表达方式,是无法获得用户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从业14年的科普工作者,我觉得伴随科学的春天,我们也迎来了科普的春天。这里有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是要利用好中国互联网的优势。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网民基础,要抓住巨型平台的人口红利,紧扣不同平台的互动特色。在围绕化工企业、污染处理、垃圾填埋焚烧等一系列大型工程的规划与建设等问题中,需要更多专家团队以科学专业知识应答公众疑问,为微信、微博官方的辟谣产品提供支持,避免恐慌情绪蔓延。

  二是要大力培养科普创作人才。内容供给短缺本质是科普创作人才缺乏。只有科学家是不够的,还需要跨界的创作人才和编辑团队融入到生态中。成熟的科普创作人才要兼具文理两方面训练,需要长时间培养。社会机构没有足够动力培养人才,需要政府持续投入支持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希望政府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发展科普产业,培养科普管理人才。让“科普人”获得体面的经济回报,让更多人才把科普当作毕生事业和职业选择。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带动行业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发展科普内容。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入社会企业的评价标准,扶持初创阶段的科普企业。

  四是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科普信息化建设。促进科研机构与公众交流,让公众传播成为科研的正向反馈,建议支持一定比例科研经费合理用于科普。建立大科普体系,打通资源,让科普内容实现开放和共享。

  近些年,随着全民受教育水平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科普既是高端精神追求,也是美好生活的指南。互联网科普还迎来了新增人口红利,科普工作,特别是科普信息化,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黄金机会。

  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授史维祥:

  为国家发展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爱国,就是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

  我今年90岁,是党龄近70年的老党员,也是交通大学“西迁”的亲历者。去年11月底,很多“西迁”的老教授共同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呼吁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弘扬以“爱国、奋斗”为核心的奉献报国精神。这封信很快得到了回复,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新年贺词里再次提到我们,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体现了他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厚爱和关怀,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温暖。

  爱国,就是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1956年1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着一道来自中央的“西迁”指令,我和几千名师生在“歌唱祖国”的高歌声中,开启了扎根黄土地,发展西部、建设国家的奋斗历程。尽管条件艰苦,但在那个热气腾腾的年代,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是所有年轻人心目中的至高理想。

  奋斗,就是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中国电机之父”、钱学森的老师钟兆琳先生迁校时已经50多岁了,周恩来总理考虑到钟先生年事已高,让他不必去西安了,但他却坚持克服困难,毅然随校西迁。临终前他叮嘱孩子,要求去世后把骨灰安放在他献出一生的黄土地。像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他们的精神始终激励和引领着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艰苦创业。

  传承,就是交大人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迁校62年来,西安交大培养了25万毕业生,其中40%留在西部地区奋斗,成长为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培养的34位院士中,有近一半留在西部工作。交通大学这棵大树已在西北深深扎下根来,在一代代交大人的奋斗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西迁精神”作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核心的内涵是“爱国、奋斗”。新时代,知识分子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消除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为西部建设、国家发展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研究员孙强:

  在体细胞克隆猴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

  展望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在体细胞克隆猴领域不断产生原创性重大突破,力争在世界上最先获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疾病的克隆猴模型,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贡献力量。

  2012年,我承担起了攻克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技术这一重任。20多年来,国际上多个顶级实验室尝试攻克这个难题,但都铩羽而归。国际上一度悲观地认为体细胞克隆猴不可能成功。尽管如此,我和我的团队还是冒着很可能失败或很长时间没有成果的风险,开始了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攻关。

  眼前是重山关锁的未知,身后是拮据有限的经费,大规模展开研究是不理智的,很有可能资源耗尽也无法成功。而我们的技术和设备没有任何一样占优,因此制定了“步步为营”小规模试探的策略,力争每次实验结果都能反馈有价值的信息,并基于此改进和优化后续实验。我鼓励团队成员尝试各种技术路径,失败了就换一个,成功了就再向前挪一点,在不断试错中,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

  体细胞克隆猴实验做了五年,我的团队也失败了五年。我也经常勉励大家,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我们不计较短期得失,而是为了最终的远大目标一起相互守望。由于经费有限,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就用与其他课题组合作过程中多余或废弃的卵母细胞进行尝试性试验和技术训练。

  世界前沿难题的突破需要精干高效的攻关团队。很多人选择去国外深造或工作,而我的团队不为所动,抱定研究“大问题”的信念,相互鼓励,一起坚守。志同道合是让我们能在一起拼搏的关键。在我的团队里,学位、出身都是虚浮之物,成员大多没有光鲜夺目的背景,但经过培训和大胆探索后,都成了身怀绝技的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核心作用。正是大家协同作战,才使得我们团队最终走向了成功。2017年年底,在历尽5年艰辛后,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顺利诞生,在国际上抢占了新的制高点。

  展望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在体细胞克隆猴领域不断产生原创性重大突破,力争在世界上最先获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脑疾病的克隆猴模型,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

  将理想书写在祖国大地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传承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精神,培育下一代科技创新中坚力量尤为重要。在大学里,需传承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理念,将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

  在清华化工系学士到博士一共9年的学习生涯中,我成长在一个老中青传承的工程科学团队里,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我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传承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精神,培育下一代科技创新中坚力量尤为重要。在大学里,需传承为国为民的理想信念,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理念,将科技创新的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如何把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新科技传递给学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在开设的本科生《能源材料》课堂上,介绍了能源、资源、材料的最新科技前沿,并带领学生深入探讨我国亟须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陈筱薷同学在这个“电池梦”的感召下,最终放弃国外知名大学全额奖学金,选择本科毕业后继续留在我的团队里攻读博士深造。学生有家国情怀,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大快乐,也是我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奋力攻关的动力。更令我心潮澎湃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面发展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愿意留在国内继续深造和工作,将理想书写在祖国大地。

  当下,我国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我将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继续带领学生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号召,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31日 10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