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跨越世纪的中哈音乐情缘

2018-06-03 05: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特别关注·上合组织峰会】  

  作者:曲文成

  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近日将结合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再次访华,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是这次两国元首会晤的重要议题之一。

跨越世纪的中哈音乐情缘

  5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珍珠(右二)和中国大学生在樱花树下弹唱哈萨克斯坦民歌。新华社发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对哈萨克斯坦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向在座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和中哈两国各界友好人士讲述了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结下深厚友谊的感人故事。

  1940年5月,冼星海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从延安前往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影片制作陷入停滞。冼星海取道蒙古回国受阻,1942年底辗转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打算从那里回国,但也未果,就滞留在了阿拉木图。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贫病交加。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一次音乐会上结识了无家可归的冼星海,毅然决定帮助这位来自中国的音乐天才。二战期间,苏联人民遭受了深重灾难,生活异常艰辛。拜卡达莫夫全家8口人挤在阿拉木图一室一厨的小屋子里,每天的粮食配给只有600克黑面包,但仍为冼星海提供栖身之地,鼓励他继续音乐创作,安排他听各种音乐会,并推荐当地音乐家同他切磋和交流。

  随着苏联国内时局的变化,为了更好发挥冼星海的音乐才华,拜卡达莫夫推荐他到北方的科斯塔奈市音乐馆做音乐指导。1944年初,冼星海离开拜卡达莫夫一家前往科斯塔奈。科斯塔奈天气寒冷,冼星海衣着单薄,难以抵御严寒,但他仍经常同当地同行去偏远山村巡回演出。冼星海为他们谱写器乐重奏、舞曲、改编哈萨克民歌。他还亲自用小提琴演奏哈萨克、俄罗斯和中国音乐作品。在哈萨克斯坦的两年多时间里,冼星海始终保持爱国情操、革命理想和创作激情,《民族解放交响乐》《神圣之战》和《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冼星海还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哈萨克斯坦人民抗击法西斯,受到当地民众广泛欢迎。

  过多的磨难和科斯塔奈的严寒最终击垮了冼星海,一次去山村演出时他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往莫斯科救治。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中国音乐家和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朋友,哈萨克斯坦政府于1998年在阿拉木图冼星海故居前修建了冼星海纪念碑,并用他的名字命名了纪念碑附近的一条街道,和相邻的拜卡达莫夫街共同作为中哈友谊的象征。2017年冼星海纪念碑被列入哈萨克斯坦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名录。

  真挚的友情永远不会被忘却。70多年后的今天,中哈电影人决定共同将这段见证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搬上银幕,影片《音乐家》应运而生。这是中哈第一部合拍的影片,也是双方落实习近平主席2017年6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同见证签署的《中哈合作拍摄电影协议》的启动项目。影片由中国国家一级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指导,胡军、袁泉、别里克·艾特占诺夫、阿鲁占·贾济莉别科娃等中哈两国知名演员联袂出演。2017年6月《音乐家》在阿斯塔纳开机,历时半年,辗转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三地拍摄,于2017年12月杀青。双方剧组虽首次合作,但厚重的历史和感人至深的情节让所有演职人员在拍摄开始后不久就以兄弟相称或直接以剧中角色称呼彼此。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戏里戏外洋溢着人性关爱的温暖和患难相交的真情,多次出现主创和演职人员因入戏太深而动情流泪的场景。据了解,《音乐家》将于今年在国内上映,中国观众届时就能欣赏到这部饱含中哈兄弟情谊的优秀影片。

  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感人故事是中哈人民友好交往的缩影和佳话。作为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中哈实现各自民族振兴和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高度一致,双方的合作理念和共识正在转化为越来越多的合作成果。

  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建交26年来双边关系的蓬勃发展,以及共建“一带一路”五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中哈打造民心工程、联手文艺创作注入不竭动力。中哈友好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讴歌中哈友好的优秀作品会越来越多,中哈友好的声音会越来越响。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3日 08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