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风化育上田人

2018-06-06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 陈雪

  5月29日傍晚,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文化礼堂前,村民耍起“上田十八般武艺”,威风凛凛,虎跃龙腾。

  刀、剑、斧、钺、方天画戟……有一杆枪很独特,枪头是一只手擎住毛笔的造型。兵器名叫“手”。据上田村《钱氏家谱》记载,“上田十八般武艺”是由吴越国国王钱镠的后人钱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创制的,钱源独创的十八般古兵器操练套路威震八方。数百年间,上田村家家户户保持着习武的传统,但不知从何时起,上田村成了“打架村”“上访村”,常有警察前来处理打架斗殴。

  十几年前,村民潘曙龙走出村庄,在经济大潮里摸爬滚打,获得了财富,增长了见识。当他回村见到脏乱差景象,心里不是个滋味。

  2005年,潘曙龙毅然辞掉运输公司董事长的职务回到上田村。随即被选为村主任,2008年当上了村支书。第一次召开村民大会,竟有村民手一伸:“先把开会的钱发了吧。”开会还要付钱?他懵了,又懂了。在某些人眼里,可以没文化没觉悟,不能没有钱。

  如何改变村风民风?盯着兵器“手”,潘曙龙陷入沉思。

  明明是兵器,古人为何让它抓一支笔呢?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古人发明十八种兵器,或许不完全是因为作战,还因为健身,因为文化。潘曙龙若有所思。

  “八八战略”的东风悄悄吹来,发挥人文优势,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这让潘曙龙找到了方向。

  于是,村里将散佚多年的十八般兵器复铸出炉,传统物件以崭新面貌“重出江湖”,全新的国术团成立,武术成了村民强身健体、文化交流的工具。2012年,“上田十八般武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田村开始创办“文化礼堂”。潘曙龙也没想到,“文化礼堂”在多年后走出了临安,走向了全省、全国。

  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916个,总面积相当于一个西湖。

  文化礼堂不只是看得见的房子,还应该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潘曙龙组织村两委班子在村中开展好家风调查,发现以《钱氏家训》为代表的家风家训是维系村民家风的重要精神遗产。

  每天劳作,还要为瘫痪在床的妻子按摩缓解疼痛,村民钱益品的手有些粗糙。25年前,钱益品与郭爱珍刚刚恋爱一年,郭爱珍就患了强直性脊柱炎,将至瘫痪、终身不能自理。

  他决定与全身僵直,不能行动的女朋友结婚。家人不同意,旁人不理解。钱益品做起父亲的工作:“您从小教我做人要厚道。女朋友生病了,要是抛弃她,就不厚道嘛!”淳朴的家风起了作用,一场特殊的婚礼在钱家举行。

  钱益品的故事在文化礼堂传播,人们看待他们的眼光不再是可怜,而是可亲可敬可学。

  “勤俭为本性,忠厚能传家”,上田村开展“家家有家训,户户好家风”主题活动,鼓励村民写家训、晒家风、传家风。

  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好学生……一个个好人的名字上了文化墙。钱益品成了“最美上田人”的典型代表,被授予“杭州市道德模范”光荣称号。

  临安区委宣传部部长李赛文说:“钱益品的事迹很感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上田村党支部抓住这个身边的好教材,推广好家训、好家风,通过武术、书法、音乐、礼仪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育最美上田人,上田村成了全省文化礼堂品牌的发源地。”

  离开上田村,我们想与村民照张合影,来到文化广场,回头一看,“手”的标志挂在舞台的中央。原来,上田村将“手”的兵器设计为村标。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6日 01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