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君士坦丁皇帝的东方战略

2018-06-18 03: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李隆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在各种影响世界历史的名人榜单中,君士坦丁一世(306-337年在位)都是必然会入选的名字。入选的理由大体与其改革罗马帝国有关,包括营建新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信仰基督教并将基督教会合法化;创建了新罗马帝国。作为一位政治家,学术界对君士坦丁信仰和传播基督教的动机难免会存在激烈的争议。这个问题在德语学术界被称为“君士坦丁转向”。在《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中,德国大学者布克哈特就认为君士坦丁完全是基于实用主义的需要来处理自己的信仰的。这种观点获得了许多读者的赞同,但反对的声音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认为君士坦丁是基于真实的宗教体验、真诚地信仰基督的观点似乎还能稍占上风。不论我们站在何种立场上,君士坦丁皇帝的个案都暗示了政治与宗教之间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尤其在国际关系的大战略考量方面,宗教因素在君士坦丁晚年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其最终为此后近半个世纪罗马帝国的军事外交战略定下了新的基调。

  君士坦丁出生之时,罗马帝国处在四帝共治的政局之下。他的父亲君士坦提乌斯先任副帅(凯撒),后任皇帝(奥古斯都),掌控帝国西北部地区。君士坦丁作为人质,在父亲的东部同僚的宫廷之中生活。由于选贤用能的原则,君士坦丁没有被任命为帝位的继承人;但在305年,其父临终前夕,君士坦丁千方百计地逃出宫廷,前往约克城,接替父亲的职位,并于次年自立为帝,开始长达近20年的内战。324年,君士坦丁最终一统天下。336年,在登基30周年大典上,在各种颂扬赞歌之中,有基督教主教激励他出征波斯,一统世界。

  凯撒里亚主教优西比乌斯在所献的《皇帝君士坦丁颂》中的结尾部分得出结论:正是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力量使得君士坦丁的所有对手都灰飞烟灭,从而通过将罗马帝国赐予给信仰上帝的君士坦丁,宣示上帝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统治者。据此他建议,接下来要实现的便是走向完满的一步:“使既往的成就尽善尽美,并借助于有益健康的学说,通过神圣力量的帮助,对可居世界的边缘地带做最后的顺利征服。”基督教主教的鼓吹与年迈皇帝的野心深相契合。君士坦丁在人生的最后一年,便在同时筹划着两件大事:洗礼和远征波斯。君士坦丁想去约旦河受洗,一如耶稣本人。与此同时,他也在征召和集结军队,部署进攻萨珊波斯帝国。正是在远征或者说前往约旦河的途中,他病重不治,在小亚细亚的尼科米底亚接受当地主教优西比乌斯的施洗之后去世。

  此前历代罗马帝王的东方战略,主要基于争霸,将迫使对手承认罗马帝国的霸权作为战争的基本目标。但是君士坦丁晚年制定其军事外交策略的目的与此不同,他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要将全世界纳入到基督教世界,以实现基督教会的宗教传播、世界一统的理想。

  君士坦丁虽然去世了,但他临终前定下的军事外交国策,却被当作政治遗产得到其后人们的继承和发扬。君士坦丁留下了三位主要的继承人,最终胜出的是负责对波斯作战的东部皇帝君士坦提乌斯(337-360年在位)。在与兄弟相争的同时,君士坦提乌斯也一直在用兵波斯前线。君士坦提乌斯的雄心并不逊于乃父。他甚至希望超迈此前的两位著名帝王,一位是曾经灭亡波斯帝国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另一位则是曾攻克波斯帝国首府的罗马皇帝图拉真。不过,君士坦提乌斯擅长守城,攻城略地乃其所短。在9次与波斯方面的大战中,罗马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过像样的胜利。而且在东征的过程中,由于君士坦提乌斯要求从副手、堂兄弟朱利安统治的西部地区征调军团,以支援东部前线,导致朱利安叛乱。在回师向西、征讨朱利安的途中,君士坦提乌斯病逝。

  朱利安虽然是君士坦丁之后唯一的异教徒皇帝,在宗教问题上与其他家族成员非常不同,但在东方战略方面,他却是贯彻君士坦丁的东征战略最为彻底的一位家族成员。在他初步整顿了帝国内部的治理秩序之后,便于362年移师安条克,为东征做充分的准备。363年,朱利安挥师东进波斯前线,一路攻城拔寨,兵锋直指波斯帝国首府泰西封。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围攻之后,不能最终攻克,于是决定撤退。在随后与波斯军队的战斗中,朱利安受伤,不治身亡。

  朱利安的突然去世,使得军事问题让位于政治问题成为此时罗马帝国的首要问题。谁取得帝位、统治帝国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集结在波斯前线的军队推举约维安为帝。约维安与波斯人战斗两场,不胜。为了尽快赶回君士坦丁堡,约维安决定改弦易辙,与波斯国王萨丕尔二世订立城下之盟,割让大片领土和军事重镇尼西比斯,据说这种耻辱性条约是“自罗马建城以来1118年间还不曾有过的”。

  约维安在回师途中突然去世,军队推举瓦伦斯(363-378年在位)为帝。他也同样采取了约维安的策略,首要目标是赶回君士坦丁堡。此后罗马皇帝似乎放弃了君士坦丁的大战略,而回到君士坦丁晚年之前的波斯战略上来。诚如当时的史家所感受到的那样,约维安与萨丕尔二世的条约,标志着君士坦丁大战略的落空和结束,成为罗马历史上东方战略的一个转折点。在条约订立之后,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之间恢复了和平状态,在波斯帝国境内的基督徒亦不再受到迫害。这种状态,似乎又回到了君士坦丁在采取东方战略之前的态势。在那个时候,君士坦丁曾给波斯国王萨丕尔二世写信,称他为“兄弟”,并请他保护其治下的基督徒。“您的权力巨大,我将这些基督徒托付给您照料,因为您以虔诚著称。请以您一贯的仁慈和善良珍惜他们,为此您将会跟我一样无比受益的。”

  这段历时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历史风云,颇令人深思。宗教关注人的灵魂去向和精神的修炼,追求彼岸世界,超出俗世的纷争之外。但实际上4世纪初,基督教受到罗马皇帝的青睐,开始日益与罗马帝国的中央政治发生关系,并对帝国的政治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成为国际冲突的借口,让罗马帝国发动战争。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8日 06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