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时代建筑的审美需要

2018-06-18 03:2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朱志勇(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发强烈,既有对物质生活的高要求,也有对文化生活的高追求,更有对具有公众艺术属性的建筑的审美渴望。改革开放之初,建筑主要是满足居住的需要,中国城乡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建筑品质低下、美感缺失、格调不高、千城(千村)一面等问题。当下,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城乡的建筑不仅要满足居住需要,更要成为审美的对象。对于城乡建设的规划者来说,要将建筑的过去和未来融汇于现在,注重强化建筑的审美功能,平衡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保护好城市建筑中的文脉与审美烙印,维护好乡村建筑中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和谐。在城乡建设规划中明确“审美”的维度,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对于推动城乡建设和文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建筑的审美功能

  德国美学家韦尔施认为,建筑同时具有社会学和哲学的意义,是明显的公众艺术,它反映公众的要求,同时对公众产生影响。建筑一旦建成,便“不依赖于任何个人意志而把人的观察力和目标强加给生活在它里面的人身上”。作为公共艺术的建筑具有审美功能,承载着人们对于自身生存空间的审美思索,赋予人们对于理想家园的精神需要,是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艺术让人成为人。黑格尔将建筑归为艺术,看到的正是建筑自然属性之外的“心灵凝神观照”。美国学者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到了人的审美需要与意动、认知需要的不可分割性。建筑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观照着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对应着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当然还有审美。人对建筑有自然性的感知,同时也能从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历史价值中获得美感。蔡元培认为,建筑是“美育之设备”,在美学上有独立的价值,“建筑者,集众材而成者也。凡材品质之精粗,形式之曲直,皆有影响于吾人之感情”。

  建筑的美不仅基于历史文脉的积淀,也在于传承下来的文化区别和个性的彰显。城乡建设的规划者,应重视建筑的“美育”作用,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审美的多层级需要。

  建筑规划中审美的缺失

  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中,一些规划者片面强调技术和成本,弱化了建筑的审美品格。结果导致建筑偏离人本和人文,建筑空间不再表征为“美的家园”,建筑原本的文化气质在大拆大建中荡然无存。在乡村建设规划中,一些规划者割裂了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破坏了中华传统美学维度下的审美格调,打破了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协调统一。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许多规划者往往把传统乡土环境及其文脉置于工业文明的对立面,改建有历史韵味的建筑,拆除契合自然的建筑。失去乡愁的建筑,对于人们来说,乡村已经不是具有家园感的空间场所。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要求城乡建设的规划者摒弃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在规划中既要重视建筑的“实用功能”,更要重视建筑的“审美功能”,让建筑实现技术精神与文化底蕴的平衡。

  让建筑成为审美的容器

  建筑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审美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城乡建设的规划者要按照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来构造建筑,让美学走入新时代的建筑。城市建筑的规划者应重视城市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强调文脉的维护,重视城市记忆的留存,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未来的发展,兼顾多元主体的审美趣味,兼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乡村建设的规划者应摒弃拿来主义、折衷主义,要因地制宜,关注基础设施硬体环境的美感提升,重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中华传统美学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这决定了中华民族自然审美的取向。《周易》“天地人三才”及“保合太和,乃利贞”的自然审美观影响久远,泽被后人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乡愁的本质是人们对自然、人、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状态的追忆,是人们对空间的场所记忆。这里有传统习俗的印记,也体现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自然审美观。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乡村建设的规划者应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绿色发展,让农民的美丽家园既有个性之美,也有自然之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文明,更需要精神文明,审美的建筑是二者的结合,应着力“乡村审美提升”。乡村振兴的要务之一是振兴乡村精神,这不仅需要加强乡村农民教育和文明知识的普及,还需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建筑的公共性,强化建筑空间的美育功能,减少审美文盲。梁漱溟坚信乡村是中国文化生长的基点。美丽乡村的实现,既需要经济扶贫,也需要文化扶贫。在建筑层面提供审美福利有助于实现审美公平,最终实现文化小康。

  在城乡建设规划中确立“审美”的维度,是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对于城乡建设的规划者来说,促进城乡建筑质量的提升,增强建筑空间的整体美感,是个长远目标。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政绩观,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在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和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的同时,完成新时代建筑的审美振兴。“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马克思看来,和谐与诗意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追求境界所在。新时代的建筑应该是诗意栖居与和谐美丽的统一,应该是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8日 07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