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乡建链条中扣进艺术一环

2018-07-01 03:5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乡村振兴·艺术实践】        

  作者:陈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

  乡村振兴的实施将持续影响我国现在乃至以后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艺术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够单维度从艺术到艺术、从设计到设计来看其价值和意义。

在乡建链条中扣进艺术一环

樊家湾村石艺文创作品石画。

  乡村振兴提出五大任务,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这五大任务中,我更关注乡风文明的建设。实际上,乡风文明突出了乡村中的一个核心任务,因为乡风文明建设包括了信仰和文化的修复。如何通过艺术设计,既能够服务于当下的乡村建设,又能够弥补文化的裂痕,是我近几年一直研究的方向。

  根据我的研究,以艺术手段进行乡风文明建设大概分五个步骤:第一,文化基因的梳理。第二,区域数据调研。第三,问题诊断。第四,定位与策划。第五,方案。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数据调研”和“问题诊断”,需要多个专业进场,进行判断调研,知道调研什么内容,以及从此数据中分析诊断出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这不只需要艺术家,更需要社会科学家的参与。第五部分的“方案”包含了各个方面的规划和设计,比如产业规划、物理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创作。在乡风文明工作中,艺术设计的评判体系有其独有的标准,在这里,“好看”并不重要,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尤其是乡村建设中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乡建链条中扣进艺术一环

樊家湾村石艺文创作品石杯。

  不止于“艺术”的文创实践

  以笔者工作过的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王店镇樊家湾为例。我们正是基于对这个村落所处的地理、历史等背景进行的创作。这个村落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以打石磨为生,当地生产的石磨能远销到河南、河北甚至内蒙古,石匠打一个石磨通常收入几块钱,在当时,这样的收入还不错。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取代了人工,比如豆浆机的出现,石磨自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村里为了寻求新的产业机遇,引进了工商资本,不少人来此兴建石矿,破坏了原有的地方生态。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伴随环境的破坏,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收入减少,但为了获得经济来源又不得不继续开矿,继续消耗资源。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为主体的“艺乡建”工作团队在此创作了一些文创产品,比如说茶台、茶具、桌垫、桌旗,包括经过绘画处理的石头等。我们认为,在当地,石匠还在,石艺还在,山和石也还在,于是,试图通过艺术设计,提高石头的利用率。传统技艺保留下来,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我们发现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农闲时候,大量村民,尤其是大婶大妈没有事情做,很多人只是聚集在一起打麻将娱乐。我们设计了一些桌垫、桌旗图案分发给村民,鼓励大家一起制作,以此不仅给村民增加了收入,也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

  另外,这个村子在进行旅游开发方面,采用的方式是对原有产业的迭代升级,重新包装定位,面向市场,吸引外来游客。游客可以通过我们的文创产品,进行自己的“在地”创作,实现互动。这种体验消费可以成为一种旅游模式。比如一家三口到这个村子来玩,不再是换一个地方玩手机,而是让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能够进行参与性的体验——妈妈可以带着孩子画石头,也可以跟着村里的大婶大妈一块做杯垫、做桌旗,旅游结束后还可以带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回家。

  在樊家湾民宿设计上,我提倡扩大公共空间面积,缩小室内面积。公共空间的扩大,直接增加了大家互动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性。我们还设计了村博物馆,在里面展示曾经的生活物件等,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参观和感怀农耕文化的场所。公共艺术创作就在这个村里的空场进行,人大艺术学院的师生用鹅卵石堆出了多个圆形的图案,给村口的一颗大石头“穿上毛衣”。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还邀请村民共同参与。给村口的石头织毛衣这种艺术创作,一是体现了保护生态的理念,二是艺术作品成为入村的一个醒目标志,有利于村落旅游的口碑传播。

  在此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性也很高,乡贤带领大家制定村规民约,成立农村合作社,由政府、村民、社会资本共同介入。我们调查发现,通过艺术设计,与同期相比,去樊家湾旅游的人数出现了数倍的增长,农民平均收入翻了一番。这样的乡村建设是农民自己家的建设,是凝聚力的建设,艺术与设计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

  另外在乡村建设中,一条必然的途径是品牌建设,包括区域品牌建设和产品品牌建设,对文化的梳理构建和当地文化“IP”的打造都十分重要。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艺术设计在视觉系统设计以及文化活动建设中,均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文化活动的执行不仅仅是一些仪式性或表演性的活动,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培养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美德。看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不仅仅是对真山真水的乡愁,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记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乡愁”。

在乡建链条中扣进艺术一环

樊家湾村石艺文创作品石艺园景。

  艺术探索期待跨专业联动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许多艺术家的进场是单枪匹马,以艺术和设计的力量来推动乡村风貌的改观。而经过多年乡村振兴的实战经验,我们尝试将艺术、农业、人口、社会等专业、学科进行联动,这也是我所在团队的特点。比如,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专家,一起参与研究艺术与农业、农村的关系。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广大艺术工作者认识乡村、梳理乡村艺术资源与乡村艺术文化符号,提供了完整的学科方法论支撑。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设有专门研究农业与农村问题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其核心学科是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从专业特点来看,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不仅关注农业及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关注乡村治理、乡村发展等社会问题,该专业对产业组织的研究、对村庄脉络的梳理、对乡村生活的分析等已经形成结构完整、体系健全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艺术工作者短时间较为全面准确地把握特定乡村的基本特征,进而为发掘其艺术文化内涵创造必要的条件。

  例如,当我们为某一村庄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认识该村庄的基本特征和艺术文化符号,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对村庄的刻画(行政村或自然村调研)、村庄主体特征的分析(村民问卷)有着完整的调研分析手段。我们的合作专家在研究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开顺村时,从该村的自然地理特征、村组织(两委和村干部)、劳动力、产业结构(农业及二、三产业)、市场与流通、公共服务、集体经济等维度进行访谈,相对客观地让我们认识到村庄的基本特征和产业趋势,对艺术介入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研判。同时,我们的合作专家在考察吉林省敦化市小山村的乡村旅游产业时,从吃、住、行、游、购、娱出发,关注当地雁鸣湖景区与东北地方文化的乡村表现形式和市场需求,为艺术介入改造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方向。

  同时,从艺术对乡村的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作用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能与艺术学相关专业形成有效互补,在传统乡村人才培育体系中思考艺术人才的地位和作用,也为艺术人才培养提供农业农村通识教育。从产业振兴的维度来看,多学科立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能够为艺术人才了解乡村产业体系、充分实现艺术创造的价值增值提供全面支撑。比如,我们的合作专家在研究日本福冈县羽浮町葛笼村时,曾关注过当地发展农村六次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针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离农化带来的后继劳动力不足问题,当地一方面注重吸引年轻人返乡务农,另一方面重视现有劳动力技能的提高。如当地成立妇女会,指导女性劳动力针对市场需求开发简单美观的农产品加工品,同时鼓励以女性为主体进行稻田景观的美化。与此同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注重引进艺术人才,为当地持续举办的“彼岸花丰收节”提供了人才力量支撑。这些都为我们的乡村改造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在国内,对乡村人才的关注集中在科技人才、职业农民、管理人才等方面,服务于乡村的艺术人才恰恰是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从一般艺术人才转型为能服务于乡村的艺术人才时,乡村通识教育是必要的。只有了解乡村,理解乡村思维与一般规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如河北某地知名的草莓公社创建初期,设计师提议对该村的住房外立面进行统一的主题人物彩绘,但是这个建议遭到当地居民的抵制,原因竟然是有些人认为“墙上画小人,家里招小人”,后来只能采取示范的方式在少数居民家实施,得到市场认可后大多数村民才接受。由此可见,艺术走进乡村,绝不是把艺术家请进村里即可,它需要全方位跟进,更需要多学科背景人才的参与和支撑。

  在樊家湾,我们发现,当地有一些以家庭作坊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如蜂蜜、酿酒等。为了帮助这些尚不成熟的产业,我们的农业专家给村民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使其进行现代化的生产,而通过艺术设计,我们对这些农产品从标识到包装进行视觉系统的建设和品牌化打造。可以说,先从产品内容入手,升级产品内在品质,然后再借助艺术设计的手段,针对不同产品、产业,树立农产品品牌,这样才能形成现代化的农产品产业链。实际上,艺术、文化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应有议题,是现代化农业的因素之一,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大有可为。实际运用中,如果能够实现跨学科的联动、多种知识力量的参与,乡村改造工作可以更加有效、有益。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1日 11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