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唱唱沾化老古城

2018-07-01 03:5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 光明日报通讯员 贾海宁    

  斑驳陆离的古城墙、青砖灰瓦的古街、古风古韵的老建筑,还有鲁北风情的民俗馆……每到周末,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文化古城”景区就挤满了来此“寻根”的游客,人们徜徉其中,回味浓浓的乡村记忆,遍寻曾经的文化乡愁……

唱唱沾化老古城

沾化区举办2018年锣鼓艺术会演。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古板恍浪响连声,今天唱唱老古城。古城是沾化西大门,沾化的根在古城……”在国家3A级“文化古城”景区内民众鼓书院里,省级非遗传承人兰尊侠表演的一段渤海大鼓《说唱古城》响彻古街,游客在欣赏大鼓说书独有表演形式的同时,也了解到古城文化的前世今生。

  古城正是扎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诗书文化、县治文化、海防文化、原生态民俗文化开发四大主题精心打造的。穿过景区砺廉门走进古街,青砖红瓦的古建筑群落让人恍如隔世。魁星楼与文峰台遥相呼应,相映成景;棂星门、泮池、明伦堂等文庙建筑群错落有致,一气贯通;大清邮局、鲁北民居、高等小学堂等众多老建筑令人目不暇接。

  来到沾化,你会听到这样的民谣,“扔下牲口撇下筐,庄里传出渔鼓腔”“不娶老婆不睡觉,就是落不下渔鼓调”。说的就是沾化特有的地方戏曲——渔鼓戏,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唱唱沾化老古城

重排传统渔鼓大戏《西游记—高老庄》。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摄

  沾化渔鼓戏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用竹筒制作的渔鼓,又称道筒,长近1米。渔鼓戏中,道筒多达五六个,再配以简板、锣鼓和其他乐器,旋律丰富,独具一格。渔鼓戏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每当渔鼓响起,老百姓便扔下手中的活计,呼朋唤友前来,就连附近村庄的人也闻讯赶来,共睹渔鼓戏的风采。后来,受自然灾害和历史原因影响,业余戏班相继撤销,大规模演出活动由此中断,渔鼓戏逐渐没落甚至濒临灭绝。

  为保护沾化渔鼓戏这一濒临灭绝的剧种,当地政府先后聘请国家、省级专家寻访老艺人,记录下《二度》《高老庄》《出家》三个渔鼓戏剧本,改造伴奏乐器,丰富唱腔。沾化渔鼓戏剧团还新编了渔鼓戏郑板桥系列剧《打板桥》《审衙役》《追龙缸》和现代戏《冬枣树下》等剧目。2008年,沾化渔鼓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如今,剧团每年送戏下乡近300场,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渔鼓道情的魅力,使渔鼓戏成为沾化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与民众鼓书院一道之隔的沾化民俗馆,设有生产民俗、节日庆典、衣食住行、游艺民俗等8大展馆,以实物、图片、文献资料、模制品等形式再现当地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展示海河文化、鲁北乡土文化、移民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游客看一馆便知沾化古今,民俗馆成为鲁北地区唤醒乡愁记忆、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次‘回忆’之旅不虚此行,看到这些老物件,唤起儿时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真让人舍不得离开!”端午小长假期间,一位85岁的北京游客参观完民俗馆后饱含深情地叙说着自己的乡愁记忆。

  在景区古街不远处,古城北关村77岁村民刘大奎的“剃头店”格外醒目,木板写字、剃头刮脸掏耳,儿时的记忆让不少游客争相体验“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味道。

唱唱沾化老古城

冬枣丰收。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沾化区还着力发掘特色产业文化和红色基因文化。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冬枣之乡”,沾化经过近30年精心培育、倾力扶持,创造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奇迹,也演绎了沾化人民“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冬枣文化”精神。如今冬枣已成为沾化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可靠保障。

  泊头镇徐万粮村是抗战历史上有名的徐万粮歼灭战的主战场,利用这一宝贵历史资源,泊头镇多方筹资建成徐万粮战斗纪念馆,唤起人们“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也激发当地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

  “传统文化是乡村建设的‘魂’,我们从遵循发展规律、尊重百姓意愿出发,着眼于‘乡村记忆’这一主线,让文化与乡村建设相得益彰,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乡村文化振兴带来的‘软红利’。”沾化区委书记丁锋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1日 10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