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村歌唱响幸福生活

2018-07-08 05: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踩着青石的小径,穿过碧绿的荷塘。我们听到书声依然响起,在萃文书院的那个地方。那座古老的祠堂,承载过多少人的梦想。这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更是培育英才的学堂。多少学子从四方走来,多少儿女又奔往他乡……大陈,一个迷人的地方,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

  浙江衢州江山市大陈村上百名村民,在党支部书记汪衍君的指挥下引吭高歌。无论男女老少不化妆不打扮,歌唱者充满自豪,听者倍感震撼。

  2005年,浙江在新农村建设中选拔一批能人回村担任村支书,在杭州做生意的汪衍君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大陈村捧着金碗讨饭吃,有着400多年历史积淀的亭祠楼阁、老宅古巷濒临倒塌。村民眼界不开,精神不振,屋前屋后,养鸡养猪,污水横溢,臭气熏天。

  奔波忙碌中汪衍君把服装厂、面条厂等经营起来,但他总觉得村里缺少精气神,与省里要求的建设富裕美丽乡村不同频、不共振。经常以唱歌来提振大家斗志的汪衍君突发灵感,何不来一首村歌,让全村人一起唱,来感染激发村民士气。

  汪衍君慕名找到了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蔚萍,请她写一首大陈村村歌。2007年夏天,《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作为中国当代农村第一首村歌诞生。

  为了提倡仁义礼智孝,孕育良好村风,今年大陈村又有了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遥远的从故乡走来,又走向更远的天边。祖先殷殷的叮咛和嘱托,就像这浓浓的大陈面。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

  心中的亲情被点燃,孝老的热血在流淌。

  这些年来,大陈村每年举行村歌晚会60多场,每星期至少有一场,场场爆满,场场感动。

  诗礼传家,村歌壮志。2009年,大陈村被中国大众音乐协会授予“中国村歌发祥地”荣誉称号。伴随嘹亮的村歌,大陈村“妈妈”牌面条声名显赫,手工做面2000吨到3000吨,50多位村民把做大陈面当成致富手艺,平均每人月工资达到2500~3000元。

  如今在大陈村,游客听完村歌到美食街尝尝“妈妈的味道”;村民祝金凤的“凤嫂”牌粽子一天能卖600到1000个;回村创业的汪江庆光卖油炸粿每天最多能挣900元……

  村里把土特产统一了品牌“大陈有礼”,通过线上线下向外销售。美好的产品必须要有美好的故事,村民们开始秀文化,卖文化。

  汪衍君说:“没有村歌的唱响,没人知道有个大陈。没有好环境,人家也不会来。没有文明共建,也换不来这么好的文化环境。精神富有带出了物质富裕,大陈的村歌还要唱得更响亮!”

  效仿大陈村,江山市三分之一的行政村都有了村歌。其中的10首村歌,制作成乡村音乐礼品,赠送给杭州G20峰会的嘉宾。

  长期以来,城乡文化落差有目共睹,村歌的火热,折射出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村歌的背后,是属于农民自己的幸福声音。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8日 01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