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的乡村”建筑实例

2018-07-15 02: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船长之家 设计:董功

  船长之家位于福建省连江县黄岐半岛东北端。改造前该建筑常年经受海风和雨水的侵蚀、砖混结构单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海边潮湿易腐的气候条件也造成了室内大面积漏水。同时,船长一家人希望在现有条件下加建三层,以更好地适应生活需求。

  设计是从针对结构加固方式的思考开始的。经过一系列的对比,最终选择了在保留原有砖墙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一层12cm混凝土墙的方法。这不仅满足了加固和加建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改善空间品质的可能性。

“我们的乡村”建筑实例

船长之家 设计:董功

  新的结构介入使房屋的空间格局得以重新调整,原有的砖墙可以适当地被拆除或移位:将原有一二层临海的两个卫生间移动到了靠近邻居家的一侧,在改善通风和采光情况的同时,也使客厅、餐厅与主卧室获得了更好的观赏海的视线。

  窗作为“媒介”置于自然与室内空间之间,与家具和人的行为结合,不再是简单的墙体开洞。突出墙面的新混凝土窗套一方面为开启扇提供遮蔽,隔绝沿外墙流动的雨水,另一方面洞口的厚度被转而设计成窗系统家具。

  选择“拱”作为三层的结构形态,是两边承重墙向上汇聚自然生成的结果,它的形态有利于屋顶的迅速排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漏水和渗水的可能性。“拱”天生具有方向性,在空间两端连接了两片性格迥异的海,人置身其中视线一边是喧嚣的港口,一边是宁静的大海。

  嘉那嘛呢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张利

  2010年,青海省玉树地区提出了玉树重建十大重点项目,嘉那嘛呢游客服务中心就是其中最为重要和特殊的一个。鉴于玉树地区的地域特点,项目采用“当代乡土化”设计策略,不去刻意复制藏族地区已有建筑形式及民族符号,不去选用科技含量高但造价昂贵的建筑材料,而是从嘉那嘛呢石经城的时空观上进行思考,尝试探索现代建造技术和藏族传统建造工艺相结合的建造方式,对震后建筑材料进行回收选用,使项目更好地与当地文脉相融合。

“我们的乡村”建筑实例

嘉那嘛呢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张利

  游客服务中心的外墙建造采用双层墙体,以地方材料、传统工艺为主,现代材料、施工技术为辅,复合的墙体既表现地域文化又不牺牲现代建筑舒适性。 项目充分考虑节能。针对玉树当地高原严寒的气候特征,建筑主体以“回”形平面布局,中央设小型天井内院,可用于对建筑微气候进行通风调节。玉树地区家家户户皆饲养牦牛,冬季以燃烧牦牛粪便获得热源为主要采暖方式。中心使用现代电采暖与当地传统采暖方式相结合的做法,预留“牛粪炉”排烟管道和电采暖的电路负荷,满足不同采暖需求,达到最有效的采暖方式。

  游客服务中心对嘉那嘛呢石经城的宗教历史进行了开放性的展示。中心集邮局、银行、医疗救护站、公共卫生间等功能于一体,为到访者及当地民众提供基本的现代化服务。

  武夷山竹筏育制场 设计:华黎

  武夷山竹筏育制场是武夷山九曲溪旅游漂流用竹排的储存及制作工厂,项目位于武夷山星村镇附近乡野中的一块台地上。每年冬天这里要采集晾晒约22000根毛竹,之后储存于竹子仓库,用于1800张竹排的制造。

“我们的乡村”建筑实例

武夷山竹筏育制场 设计:华黎

  建筑的布局与朝向结合地形、风向考虑。制作车间分为两组,内部为大跨度空间,横向满足毛竹9米长烧制时移动的需要,长向则按照火烧竹尾、竹头和绑扎的工序,形成三到四组生产单元。通过顶部开向北侧的侧天窗采光,以避免眩光。与制作区相联系的小尺度空间形成休息、储藏、卫生间、庭院等服务功能。建筑大部分采用坡屋顶以利于排雨和屋顶隔热。外廊采用竹子形成遮阳格栅,利于隔热通风。

  建筑主体采用素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砌块外墙(厂房建筑没有保温要求,外墙局部将空心砌块横放砌筑使其满足通风需要),屋面采用水泥瓦,竹、木作为遮阳、门窗、扶手等元素出现。材料和工艺均来自当地,秉持相同的原则——材料以不作过多表面处理的方式出现,呈现自身的特点。

  昂洞卫生院 设计:林君翰

  湖南省保靖县昂洞卫生院的设计策略很简单,兼顾地形而人性化。整个建筑利用坡道为所有楼层提供无障碍通道,这样,坡道与大楼中间形成了一个中央庭院,可作为公共开放场域。农村卫生院没有电梯,轮椅、手术推车上下不方便,贯穿所有楼层的环形坡道,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方便病人走行,同时,两侧的长凳便于百姓休憩。

  建筑主体用料是原机械厂拆屋后,留下的1958年烧制的青火砖,有效利用回收再造的砖石。同时,斜坡两侧的墙面设计成网眼状,病房墙面安装众多长条形窗户,院内采光好,通透,让人放松。

“我们的乡村”建筑实例

昂洞卫生院 设计:林君翰

  同时,螺旋式通道的内侧则采用定制的混凝土镂空砌块,由富弹性的乳胶模具制成,该技术改变了混凝土固有的刚硬感,令庭院在一天的光影变化中表现出柔和而富有动态的效果。

  建筑因地制宜运用本地建材,多用途屋顶提供了晾晒空间和席地而坐的大台阶。不论在卫生院的病室、走道或休憩角落,都能随享郁葱山色,鸟鸣虫叫。

  贵州中关村人行桥 设计:傅英斌

  贯通南北的河将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关村划分为二,阻隔了两岸的正常联系与交往。在此建桥,不仅是一件改善当地村民出行条件的迫切之事,还可以将桥作为纽带,重建人们与村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村落地理位置偏僻,作为主要施工人员的村民掌握的技术十分简陋,这也限制了设计的复杂程度。项目选用在水利工程里常见的石笼网箱工艺,其特有的柔性结构使之既牢固稳定耐冲刷,而且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沉降和形变,施工简便,造价低廉,无需机械,非常适合在山区等技术设备受限的场地施工。

“我们的乡村”建筑实例

贵州中关村人行桥 设计:傅英斌

  桥身和桥面充满工业感的冷峻钢材难免少了一丝亲切,为了与环境形成良好呼应,灯杆和扶手选用乡间材料——竹子,内部通体打穿并埋入照明线路。高高耸立的灯杆与河中绵延的芦苇荡遥相呼应,让桥与自然融为一体。夜幕降临后亮起的竹灯杆,仿佛在寂静山野中点亮的盏盏蜡烛,为山村平添一笔诗意。

  步行桥成为小山村的地标,朴素而和谐,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也成了新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场所。

  (资料整理:于园媛)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5日 11版)

[责任编辑:李伯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