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兆申:“小胶囊”里有“大智慧”

2018-07-16 05: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求索】

  作者:肖鑫

  2017年11月,江苏苏州金鸡湖畔,中国内镜医师大会,6000余名专家学者云集一堂。其间,大会公布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内镜在400余家单位、30余万例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果,30余位专家共同发布了《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专家共识》,顿时掀起了一股“中国磁控胶囊胃镜”的“旋风”。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不仅成为国内专家共识,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消化病学家马歇尔教授和英国胶囊内镜学会主席麦克阿林顿教授专程赶来,观摩“中国磁控胶囊胃镜”操作。日本消化内镜学会也在其官方杂志上做了重点推荐:“磁控胶囊胃镜与常规胃镜诊断率高度一致,安全舒适,可作为胃病筛查的重要工具。”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最初的“幻想者”是谁?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

李兆申:“小胶囊”里有“大智慧”

  李兆申(左二)在指导临床操作。资料图片

  博学弘医

  李兆申,河北宁晋人,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是个标准的燕赵汉子。

  “一个医学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医治更多的病人。如果能用我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创新发明,去造福患者、改善他们的生活,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这就是李兆申的幸福观。

  创新,是李兆申医学科研人生的真实写照。1987年,早在读研期间,他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胃黏膜血流量检测与胃肠疾病关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可当时做胃黏膜的血流测定,既没有现成的仪器,也没有现成测定血流量的方法,只能靠手工测定,这样很难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后来,李兆申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天津南开大学有光纤测定仪。二话不说,他第二天就请了假,背着军用书包,带着几个馒头,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

  饿了,就啃上几口馒头。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到天津时,李兆申有些力不从心。可为赶时间,他顾不上休息,扛着仪器就踏上了返沪的征程。

  车厢里,李兆申一手抓着车扶手,一手扛着仪器,硬是这样从天津站回了上海。

  由于过度劳累,加上长时间用一种姿势扛仪器,李兆申回来后患上了严重的气胸,住了医院。可他还没等病情完全康复,就又钻进了实验室。

  就是凭着这股坚忍不拔的毅力,李兆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内镜下检测胃黏膜血流量的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他的学生、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廖专副教授说,李兆申老师是个不知道疲倦的人,平时不管有多辛苦,他不说一句累,不言一声苦。

  有一次,上海召开国际内镜治疗研讨会,“重头戏”是对胰腺疾病内镜诊断治疗进行现场表演示范。会议组织者原本请了一名国外著名胰腺病学专家担此重任,可由于种种原因,这名专家没能登场献技。

  李兆申临场受命,走上了手术台。

  患者是一名10岁儿童,患慢性胰腺炎已有几年历史。经过影像学检查,患者胰管扩张非常明显,只见李兆申在助手的帮助下,把十二指肠很快插入,经过导丝,通过狭窄部位,顺利放入了支架……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前后仅用了15分钟时间。

  顷刻间,掌声四起。

  其实,就是这短短的15分钟,李兆申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将近20年时间的艰辛攻关。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不可逆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慢性胰腺炎的传统治疗需终生药物维持,但疗效差,费用高,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为攻克这一医学难题,李兆申带领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开展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形成了8项关键技术。2010年,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突破国际禁忌,成功治疗结石嵌顿、合并囊肿等疑难病例,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并发症分级标准。

  在此基础上,李兆申和他的团队建立了慢性胰腺炎“药物—碎石—介入—手术”新体系,累计治疗12000余例次,总有效率达95%以上,显著提高了治疗水平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微创治疗费用仅仅为传统手术治疗的1/5,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5年,第19届国际胰腺病学会年会在上海召开。李兆申受邀担任执行主席并发表《慢性胰腺炎诊疗新模式》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国际最大样本体外震波碎石术联合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提出了胰腺体外震波碎石术并发症分级分类标准。

  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共鸣,世界内镜学会主席雷迪教授多次撰文引用并高度评价,“李兆申团队的创新研究奠定了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的基础”。

  中国学者挑战医学难题的努力得到了世界认可,在李兆申的带领下,长海医院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慢性胰腺炎诊治中心。

  创新为民

  2017年10月的一天,76岁的患者钱奶奶,在李兆申指导下穿上了一件特制腰带,吞服了一颗“胶囊”后,躺在了检查床上。与此同时,她从手里的平板电脑上看到,这颗神奇的“胶囊”竟然把自己的胃肠道一览无余。

  李兆申一边操纵遥控手柄,一遍对钱奶奶解释:“您看,胃里有个良性的息肉,十二指肠没什么问题……”

  这是一颗胶囊的“奇幻漂流”,也是李兆申领衔的医疗团队历时14年、持续创新的科研成果。

  过去,人体腹中5至6米长的小肠,一向是传统胃肠镜检查所无法涉足的“盲区”。长期以来,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只有10%。

  “有没有可能像吞胶囊一样吞一颗‘体内卫星’,边拍照边传图片?”2003年,李兆申和几位年轻骨干在一起讨论时,产生了这样的奇思妙想。

  这个想法有点“科幻”,但李兆申心驰神往。他查阅了国内外所有相关资料文献,与地方某公司一起边临床,边研究,边设计,边探讨。

  两年后,梦想成真。

  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肠胶囊内镜系统研制成功。目前,这套全球领先的胶囊内镜系统,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医院应用80万例。美、英、意的消化内镜专家分别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述评,并予以肯定。2010年,“消化道智能胶囊内镜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只突破“小肠”这一盲区,李兆申并不满意。“中国最亟待解决的消化病是胃病,尤其是胃癌。”据悉,我国每年新发胃癌68万例,死亡50万人,占全球近一半。更令人遗憾的是,多达80%的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胃镜需要插入式检查、痛苦大,多数患者抵触,失去了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

  第一代胶囊内镜虽然无痛苦、显像好,但无法主动控制,容易遗漏胃内病灶。

  如何升级第一代胶囊内镜、实现胃病无痛苦检查?

  面对这一无人涉足的领域,李兆申团队自2008年再次踏上自主研发之路。磁场精确控制、自动巡航、实时定位、纳米涂膜高清成像……一个个核心技术难关被攻克,2009年,磁控胶囊内镜系统研制成功。通过严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检验,这一系统在2013年获得国家批准,成为全球首台用于临床的胶囊胃镜,真正实现了胃病的无创无痛检查。

  2017年,李兆申团队进一步引入远程阅片、人工智能技术,将“小胶囊”融入“大智慧”,几分钟内便可处理近10万张内镜图片,病变识别准确率高于95%,显著提高了诊断率。

  从此,“谈胃镜色变”成为历史。

  如今,只要受检者穿上一个能接收信号的腰带,吞服一粒智能胶囊,就能舒适地接受胃肠道检查。受检者花上半小时完成胃部检查,即可带着腰带离开医院,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年来,磁控胶囊内镜已在400余家医院和体检中心完成检查30余万例,入选“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近几年,李兆申带领课题组取得的发明成果有一长串:新型消化内镜供气装置,已在国内近千家医院应用;多用途碎石器,能将患者胃中直径10厘米以上的柿石粉碎;放射性粒子支架,可同时起到引流黄疸和近距离放疗双重疗效……

  从事消化内镜和胰腺病研究30多年,李兆申先后主持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

  李兆申没有自满:“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新学科来进行理论支撑,否则就没有发展后劲。”在导师许国铭教授的支持下,他开始将临床经验转化为新的医学理论,在国内率先创建了一门新兴学科——消化内镜治疗学。

  在李兆申的带领下,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一跃成为国际一流的微创内镜中心:由普通内镜检查发展到超声内镜、无痛内镜检查;由消化道活检、息肉摘除发展到胆胰疾病治疗,再到内镜下腹腔手术等新领域,实现了以微创技术代替部分外科手术的飞跃;深入开展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研究,创造了内镜微创治疗的奇迹。

  使命担当

  一位82岁的老人患上了巨大的肝囊肿,由于年龄大,身体状况欠佳,老人及家属极力反对开刀。

  “如果有一种手术,没有痛苦,就和做胃镜一样呢?”李兆申决定为老人做“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肝囊肿开窗术”。

  在2008年,这样的手术尚属世界首例。

  手术中,内镜医生将胃镜插至胃腔,用直径0.1毫米的针刀,在胃体下部前壁部位,扎出一个针眼似的小孔,凭借扩张气囊将小孔“放大”到直径1.2厘米,通过这一通道,将胃镜“潜入”腹腔。锁定目标后,从胃镜左、右两侧的活检管道分别插入内镜穿刺针和圈套器,切下肝囊肿,最后将胃镜退回胃腔,用5枚止血夹,夹住胃壁上切口,原路退出。

  从内镜进入食道至手术结束,只有两个半小时,患者无痛无疤痕!这好像真应了那句歇后语:“隔墙摘果——手伸得长”!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李兆申又实施了6例这种手术,均获成功。

  在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中,“无疤痕手术”名列第三。

  不久,李兆申又出任中华医学会NOTES学组首任组长,致力于集中全国相关人才,开展医疗安全、临床路径、诊疗共识与指南的制定等工作。

  创新是李兆申的不懈追求。1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率先在国际开展内镜与腹腔镜联合切除上消化道良性肿瘤;创造内镜下取出异物最小患者(出生24小时)和取出各种异物最多两项世界纪录;打破了一直以来胰腺疾病是内镜治疗禁区的观点,率先开展了胰腺疾病内镜诊治系列研究,其中ERCP下放置鼻胰管收集胰液技术及胰管细胞刷检检测VEGF诊断胰腺癌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可望成为新的胰腺癌诊断方法……

  作为一名军医,李兆申始终牢记使命,坚持“为官兵谋健康、为战场作保障”。

  2005年,李兆申到刚完成远洋演习任务的海军某部巡诊。

  “大夫,在海上一直肚子痛,大便发黑,吃不下饭,还老是吐!”刚抵达,一名中士就捂着肚子来到诊室。

  “很可能是溃疡出血,要赶紧做个胃镜。”

  在基地医院,李兆申进行了仔细的胃镜检查,发现这名士官患有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由于合并的出血和幽门梗阻已无法通过内科治疗,必须进行胃部分切除术。

  手术很成功,但李兆申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基层战士的溃疡病怎么会拖这么久?”接下来的几天,他上舰艇、登海岛展开调研。他发现基层官兵的胃肠病,尤其是应激性溃疡患病率高达20%,但作为主要诊疗手段的民用消化内镜成本高、使用条件多,无法在基层部队普及。

  离开前,李兆申到病房看望那名士官,紧紧握住他的手,动情地说:“同志,我们工作做得不够,让你受苦了。”

  “一定要做出基层部队用得上的内镜!”回到上海的第二天,李兆申就着手组建攻关团队,启动野战内镜的研制。但研究之路曲折不平。微型成像系统、高亮度光源、送气送水装置……都是鲜有人涉足的领域。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他四处寻找合作厂家,带领大家加班加点研究论证。

  2014年10月,野战内镜按计划定型组装,动物实验却意外发现内镜存在观察盲区。调试数十次,均没有改善,合作厂家打了退堂鼓,劝李兆申:“你搞这个研究吃力不讨好,有这个精力不如搞一些通用的内镜器械,名利双收!”

  “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是军医,这是我们的职责!”连续四个通宵,李兆申反复摸索,终于通过旋拉镜身、改变传统操作弥补了设计上的短板。

  目前,这种适用于战场和海岛、高原等特殊条件的便携式野战消化内镜系统,实现了在野战条件下,对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部分腹部战创伤快速确诊和止血治疗。

  脚步从未停歇。李兆申主编的《中国军人生存手册》《心理训练手册》装备一线部队,他领衔的《东南沿海战区野战内科学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育贤才

  “要发展消化内镜治疗学,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消化内镜专业人才的培训体系。”关于人才培养,李兆申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现实并不容乐观。”李兆申反复强调,作为一门新学科,消化内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时间仅三四十年。当初,消化内镜的专业人员没有明确的归属,人员培训既不属内科,也不是外科。许多地方的内镜医生是捧着书本,边看边干。这种“自学成才”“师傅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存在医疗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学科的长期发展。

  于是,早在1991年5月,李兆申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内镜培训中心,并在23个省市区设立培训基地。迄今为止,已培养了3000名具有“培训师”资质的专业人才,这批人才作为“种子”,再对其所在地的基层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010年8月,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在长海医院落户,至今已培养包括美、德等国在内的进修生3000多名,成为内镜学人才的培训基地。

  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我国内镜技术发展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李兆申清醒地意识到,在内镜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内镜专业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与质量控制没有同步跟进。目前,我国在系统的、规范的内镜医师培训体系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内镜医师的培训工作基本都是各中心自己制定的培训计划,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在培训质量和数量方面没有很好的保障。

  为此,在李兆申的主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于2017年5月正式成立,打破“师傅带徒弟”原始培训模式,建立“规范化、同质化”培训体系,对国内内镜技术的全面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把好的技术握在自己一个人手里,而是放手和鼓励科室专家去多学先进的医疗技术?”李兆申的回答是:“一个临床科室的领导,不能一味强调个人拥有全面技术。不敢把技术放手的领导,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李兆申根据科室每个人的特点,因材施教,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让他们闪光发热。他鼓励青年骨干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好的课题设计缺少经费的,专门从科主任基金中予以资助;有计划地选派优秀青年医生赴国内外知名院所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提高青年人才的学术起点。

  廖专在读博时,李兆申就对他进行“私人定制”式培养,在课题申请、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他果然不负众望,博士期间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3篇发表在美国胃肠内镜学会会刊《胃肠道内窥镜》和欧洲内镜学会会刊《内镜》杂志封面,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目前,廖专已成长为消化内科副主任,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青年长江学者”获得者。

  如今,长海医院院消化内科已经形成30岁至50岁区间的三个宽度梯队。其中,40岁至50岁的优秀中年“中坚”梯队,35岁至40岁的优秀中青年“冲锋”梯队,30岁至35岁的优秀青年“夯基”梯队,每一个梯队都有3至5人的厚度储备,个个能够独当一面,掌握一到两门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李家军”兵精将强——邹多武教授,是内镜和胃食管反流病学专家;金震东教授,是国内超声介入领域的著名专家;杜奕奇教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救治上独树一帜……

  2017年11月,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李兆申领衔的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在该学科领域名列前茅。

  李兆申说:“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行走和奔跑。作为一名军医,我的职责就是为患者、军队和国家的利益,不断去奔跑和创新。”

  肖鑫,湖南新宁人,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曾兼任《解放军报》《科技日报》等特约记者,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等媒体发表散文、报告文学和新闻稿件等共2000余篇,出版文集《胸怀挚爱的出征》《让梦想花开》。

  学人小传

  李兆申,1956年生,河北宁晋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所长,全军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胶囊内镜和国际首台遥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创建急性胰腺炎救治和慢性胰腺炎微创治疗新体系,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励13项,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军队科技领军人才、总后勤部科技金星、解放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军院校育才金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等荣誉,为我国消化内镜快速发展和胰腺病诊治水平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6日 16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