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铁路:走出国门与世界握手

2018-07-21 04: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风雨兼程,扬帆起航,穿越草原沙漠,跨越浩瀚海洋,开辟联通中西方的古丝绸之路,将巍巍中华展现在西方人的眼中,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现今,中国铁路正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下,为打造“中国标准”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8年以来,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尼跨境铁路、中吉乌铁路、中吉塔阿伊五国铁路、中印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拉近了“一带一路”国与国间的距离;埃及斋月十日城铁、埃塞俄比亚轻轨、越南河内轻轨等项目的加速发展,也为当地的人民带去了“中国福利”。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篇章

  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的开通就是“中国福利”的一个缩影,这条连接了阿布贾国际机场、市中心、阿布贾城铁依都车站、西北卫星城库瓦等重要区域的城铁,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12日上午正式通车运营。这条由中国铁建中土集团承建并提供运营技术服务的西非地区首条城市轻轨,将助力尼日利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据了解,阿布贾城铁一期项目于2007年5月25日签约,标准轨双线铁路,采用中国铁路标准,最高运行速度100km/h。一期工程全长45.245公里。“感谢中国政府对尼日利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说,交通是城市的生命线,尼日利亚政府将继续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目前,中国的“铁道之路”正在各国有条不紊的展开版图。

  印尼雅万高铁已经签署了商务合同,并有望尽快全面开工,采用中国高铁设计、建设、验收标准建造、中国动车组运营,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由中国建设的越南吉灵—河东城首条城市轻轨项目完成基本主体工程建设,即将开启越南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的新时代;中国企业中标马来西亚吉隆坡轻轨项目,同时中标吉隆坡市中心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方参与的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勘察设计已经顺利完成……

  在“走出去”的路上坚定不移

  “道路通,百业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布局之下,2018年中国在国外的轨道建设项目有着质的飞跃,在其他国家的眼里,“中国制造”不单单只是“模仿跟随”,而是将过硬的“中国标准”融入到轨道建设当中。

  事实上,中国高铁一直以来就有“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我国领导人也多次扮演中国高铁的“超级推销员”。从冰雪覆盖的高寒地带到热带海岛,中国高铁凭借着技术、质量、速度和安全上的竞争优势,以及近乎完美的乘车体验,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高铁在全球已有约30%的市场份额,这么惊人的成绩,不只彰显了中国铁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成果,更显示出中国铁路经过十年历程给我们带来文化财富的变化。

  “目前全球铁路合作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着非常好的形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表示,未来20年到25年,世界高铁建设需求量大概在1.5万公里到3万公里(不含中国),2020年轨道交通装备新造市场和维修市场容量约为1330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高铁在内的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非常好的机遇期。”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中国高铁正打造整体“一条龙”服务:“当下中国正致力于以先行的设计咨询服务,带动勘察、监理、项目管理、建筑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系统发展,进而实现中国高铁的设计、建设、装备、运维、技术、标准、品牌等整体坚定不移地‘走出去’。”

  授人以渔,互利共赢

  时代在进步,中国铁路在世界舞台中央璀璨生辉。“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是需要各国共同来建设,互帮互助。“中国制造”在各国海外项目中不断进步,中国企业更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孙永福表示:“中国企业在当地修建铁路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就业机会,更将先进的运营管理技术输送到当地。”据了解,吉亚铁路运营初期,中方除了派遣自己的员工到当地进行运营工作外,更聘用当地约1500名员工,中方员工教授当地员工如何管理铁路,这要比中方直接运营管理来得更有成就。

  长期以来,非洲就业形势严峻,修建铁路能够为当地大批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例如:蒙内铁路建设期间,就为肯尼亚带来近3万个就业机会,建成后,当地物流成本可以降低40%;吉亚铁路修建期间,中国企业更为当地村民挖建水井,让周边200多户村民喝上干净的水;拉伊铁路建设期间,为尼日利亚当地创造4000多个工作岗位,带动建材、工程机械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为尼经济振兴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等。

  “一带一路”带领国内轨道交通产业“出海”。中国铁路积极“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我们所得到的利益与各国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海外铁路项目一步步将中国标准打造成良好的品牌名片,更带动了我国轨道交通企业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中国的“硬实力”与“软服务”刚柔并施,将运营技术、中国服务融入各个项目中。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1日 03版)

[责任编辑:孙佳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