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茶区变景区 生态新发展

2018-07-23 07: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周洪双 訾谦 周艺珣

  出了遵义市湄潭县城,目光所及,山上遍是茶园。

  位于贵州北部的湄潭,过去是红军长征的重要一站,现在是中国名茶之乡。以茶为核心的乡村文化旅游点遍布湄潭县10余个镇。2017年,湄潭旅游收入17.88亿元,相关从业人员突破7000人。

  “没有茶就没有核桃坝的今天。”在县城东北部10公里处的核桃坝村,党总支书记陈廷明说,全村800多户茶农,种植茶园1.2万余亩,有茶叶龙头企业4家,茶叶加工大户数十家,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年综合产值超过2亿元。

  “核桃坝几大湾,十年就有九年干;顿顿红苕苞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20世纪70年代,核桃坝是有名的穷山沟。

  为改变落后贫穷面貌,核桃坝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不但没有改善经济状况,反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吸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实际,村里决定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乡村旅游一体发展的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缺乏加工技术和品牌,核桃坝茶农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陈廷明带领班子成员探索“支部+公司+协会”发展新模式,以扭转这种状况。2006年,核桃坝村种茶加工大户和村两委班子筹资,建起了标准化的厂房和先进的茶叶生产线,还招商引资引进2家茶叶企业。

  富裕的核桃坝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和游客前来,“茶业+旅游”发展新思路提出。以打造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充分挖掘茶文化,大力推进以“千壶园”为主体的村庄集镇化示范点建设。村老年公寓、村级卫生院、茶文化广场、旅游接待停车场、茶青市场、标准化垂钓竞技场、文化接待中心等相继建成,核桃坝村成功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茶园里,有着30多年种茶经验的村民田金莲一边采摘茶叶,一边给记者算着她家的致富经:这个季节刚采的茶叶25元一斤,一天采的茶能卖150元;春茶价格更高,一天能挣好几百元;游客观光体验采摘还能有一笔额外收入。靠着3亩茶园田金莲家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小康生活。

  阳光下,田金莲手不停歇,笑容荡漾。她的身后,一望无际的绿色茶海印证着茶园门口的标语:“长的矮矮丫,开的白白花。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

  (光明日报遵义7月22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3日 01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