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都市成华区:对口援藏全域全覆盖

2018-07-23 07: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前不久,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通向境内党岭的48公里公路和去往甲居的18.8公里通道建成通车了。党岭是丹巴最大的牧区,有壮美的雪峰、海子、森林和温泉;甲居藏寨则是丹巴对外知名度最高的村寨。两地都是丹巴县实现文旅兴县的龙头,但道路不通一直是重大瓶颈。修好路,不仅事关群众出行,更事关当地发展与和谐稳定。

  为了修通这些路,对口帮扶丹巴县的成都市成华区可谓久久为功。从2014年至2018年,两批成华援藏队带来资金7189万元,一边修路,一边帮丹巴成立文旅公司,完成丹巴县全域旅游策划方案。丹巴县还在他们的帮助下引进旅游开发企业开发景区,打造五星级酒店,开展营销。去年,甲居藏寨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门票收入是5年前的5倍,全县旅游总收入9.5亿元,增长了3倍。

  成华区援藏队队长石杰说:“到藏区帮扶,就是要扎扎实实地让每一项帮扶措施实现全域全面覆盖。”

  2014年,四川省委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了省内对口帮扶机制,由省内较发达的市县对口帮扶甘孜、阿坝、凉山等市州的深度贫困县。成都市成华区受命帮扶甘孜州丹巴县,立志不脱贫不脱钩。

  面对藏区纷繁的脱贫任务,成华区选择了深耕细作、真正让项目资金覆盖到需要的地方,并提出实施全域援藏,帮扶力量从一支专业队伍向“多方面军”扩展,帮扶对象从重点区域向全域延伸,帮扶目标从安居乐业向长治久安兼顾,帮扶方式从项目拉动向人文关怀拓展,帮扶资金超过四川省规定的投入比例。

  让每一个村庄都有发展的机会

  今年7月,在丹巴县和成华区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新村打造后的水子乡科里村焕然一新:清澈的水流沿着雄伟的拦泥大坝向下奔涌,平坦的水泥路串连起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庭前院后繁花似锦、田间地头果木葱郁;自来水、太阳能、藏式路灯进村入户。

  “以前有泥石流隐患,又没有水泥路,出门不方便,东西卖不了好价钱,祖祖辈辈都盼着把水(泥石流)和路弄好。现在好了,都弄好了。”谈起村庄的巨变,老支书丹赞翁加感慨万千。比他更兴奋的是81岁的老阿婆嘎吉拉姆:“做梦都不敢想!”

  科里村是成华区进行专项帮扶的39个村之一。新村建设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石,成华区援藏队针对藏区村庄特点,一个不落地帮助这些村庄改变面貌,仅在新村改造上投入的资金就达1550万元。

  过去,由于外出务工收入更高且稳定可靠,身处高半山的部分村庄,耕地闲置半闲置状况较多。在丹巴县和成华区援藏队看来,这正是解决“造血”的好时机。细加分析,部分农民不种地,不外乎三个原因——效益低、成本大、卖不出。援藏队开出的药方也是三个——转产业、铺成本、找销路,他们把对症下药的试验田定在了卡卡村。

  一年多来,成华区援藏队组织企业、医药、销售、电商等行业专家对卡卡村进行了科学“会诊”和全程指导,在一百亩闲置耕地上种下了名贵中药材半夏和白芨,先期投入的一百多万元成本全部由成华区资助。来自成都的大医药公司也向村民许下了合格产品不低于市价全部收购的承诺。村支书兰卡登干告诉记者:“比照现在市场价,这一百亩中药材的销售收入可使全村人均增收1至两万元,比过去种粮的收入提高10到20倍。”

  据援藏队队员易先鸿介绍,截至目前,援藏队参与支持打造的名贵中药材、优质水果、高效养殖等基地面积已达4000余亩,惠及46村4379人。

  石杰表示:“村里的变化不能止步于此。下一阶段,我们还将利用丹巴身处中国熊猫大道的良好条件,帮助他们发展特色旅游业,让日子越来越好。”

  让每一户贫困户都有措施脱贫

  在丹巴,成华区的近百名援藏队员长期驻扎。除援藏队外,成华区辖区内的15个街道和管委会全面对接丹巴县15个乡镇,区直属部门则对接丹巴县相应的部门,而辖区的重点企业以及其他爱心企业和个人则直接对接丹巴县的农合组织和有特殊需求的单位。街道下属的部门、社区、居委会、党小组以及党员干部又分别对接乡镇下辖的村、组和特殊贫困户。为防止计划外对接帮扶流于形式,成华区还专门作出了“街道对口乡镇每年不得少于30万元投入”的硬性规定。

  这样的全面覆盖让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人员帮扶,都有措施脱贫。

  刘洪兵就是全域援藏模式下,部门对接打造“内生式”智力帮扶的典型。以前,刘洪兵是建卡贫困户,在成华区开展的“一户培训一人,一人带动一家”就业帮扶活动中,经过培训导师指导,他的电焊技术不断提高、生意越来越好,经营门面也扩展到了4个,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以刘洪兵为代表,成华区已累计对丹巴贫困对象开展水电、旅游、餐饮、藏画等技能培训3540余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1850人次,其中564人获得国家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

  帮助丹巴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仅仅是成华区全域援藏的一个方面,帮助农牧民实现安居乐业向长治久安兼顾、物质帮扶向人文关怀拓展,则是不可或缺的另一面。

  地处海拔4000米雪山上的甲斯关牧业村学前教育学校,只有3名老师和26个纯牧区学生,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由于环境特殊,许多孩子上学之路要走上一整天,师生们很少有下山的机会,更谈不上走出大山了。今年,成华区援藏队协调成都市锦官城小学家委会联合启动了“雪莲花开”助学帮扶公益行动。以“藏汉一家亲”为主题,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对甲斯关学校开展爱心帮扶,并邀请孩子们到成都作客。5月,首批孩子已经实现了走出大山看看的愿望。

  从2016年实施全域援藏以来,成华区累计向丹巴县投入帮扶资金1.01亿元,落实各类帮扶项目60个,超计划项目占比达66.7%。同时,成华区还组织30余家企业和组织向丹巴捐赠帮扶资金、物资累计1425.6万元,引进9家企业向丹巴投资达4640万元。地处雪域高原的丹巴正摆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3日 10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