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18-07-25 08: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学原文 悟原理】 

  作者:周其森(山东省委党校中国农民思想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

  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要指示:“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这一指示精神进一步凸显了发挥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首创精神,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和决定性因素。

  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消费主体、保护主体和提高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中国革命史上的农民运动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变革的成败取决于农民是否被调动起来,取决于农民是否发挥主体性作用,取决于农民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活力是否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农民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的过程。激活农民的主体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

  思想发动是激活主体性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任何一项国家重大战略活动,没有强大的思想发动,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思想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也就难以落到实处。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前,新时代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呼唤着新形式、新方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软硬两方面入手。一是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和战略思维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三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使之发挥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

  建立精细化利益激励机制至关重要。精细化利益激励机制是指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任务、目标,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步骤实行利益激励,以达到不同效果的一种立体化的思想激励方法。这是新时代农民思想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必须建立激励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精神激励机制,培育壮大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不久前,党中央批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对农民精神激励的创新,必将对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很好地培育壮大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适当的物质激励机制,同样也能够为培育造就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创造良好氛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辅相成,互为呼应。乡村振兴主动性的激发离不开物质激励机制。但是,新时代的物质激励应有别于改革开放之初的简单化做法,应该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放大有限资金的激励效应,激活人才要素,建立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激励机制。为此,可在镇、村两级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奖励基金制度,用于奖励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军产业和带头人,发掘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发展空间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用资金效应引导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作为“地基中的钢筋”,乡村干部思想进步程度决定着乡村振兴的程度。永远保持农村干部的思想活力,是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农村干部的思想活跃度很有必要。此外,可以建立本土人才示范带动机制。在农村,那些发家致富走在前列的人,尤其是那些思想先进、头脑灵活、人品过硬的带头人,他们的创业史往往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挖掘、组织、整理、运用好他们的思想资源优势,对于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农耕文明内生传承力、创造力的价值内涵。近年来,各地农村兴起了新乡贤效应,就是这种价值内涵有效利用以及时代化的体现。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思想引领效应,是继承、弘扬农耕文明,走向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5日 04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