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确保办学治校保持正确的航向

2018-07-25 08: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高校党建】   

  作者:李国忠(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红船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实践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高度统一。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新时代号角,弘扬“红船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是高校的光荣任务和庄严使命。

  以开拓创新为动力,倾力完成综合改革新任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要弘扬“红船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以与时俱进、勇于变革的创新勇气,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务实作风,创新办学理念、管理思维和工作举措,激发改革发展新动能,展现奋发有为新状态,推动高等教育水平在新时代实现新飞跃。

  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要求高校要努力探索和深刻把握高等教育规律,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活力为主线,着力加快推进内涵发展、释放新的发展动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学校发展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地方战略需求的同频共振。要以开展“双一流”建设为重要抓手,强化顶层设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协同创新机制、人事与分配制度、内部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领域进行综合改革。

  各类高校应以强化特色办学为创新方向,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方针,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强化学科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管理服务特色、文化发展特色和产学研合作特色,推进高校综合改革,构建各展其长、错位发展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形成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格局,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实现整体提升。

  以不懈奋斗为底色,倾心打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牢记党和人民重托,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高扬理想信念风帆,勇敢搏击时代大潮,压力面前不低头,困难面前不退缩,挫折面前不灰心,以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倾心打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努力开创育人工作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能够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既是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全国广大高校积极进取、奋力拼搏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桂林理工大学建校60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发展变化,就是中国高校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图强,与祖国共奋进的一个生动缩影。从1956年建校时的一个只有几百人的中专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发展为如今拥有3万多名学生并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正是由于一代代桂工人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桂工精神”奋力拼搏的结果。

  作为地方理工科高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途上,桂林理工大学将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弘扬“红船精神”,始终以不懈奋斗为底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以服务人民为宗旨,倾情谱写党建工作新篇章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最本质、最显著的特性,是党保持先进性的灵魂。弘扬“红船精神”,要把人民情怀倾注到、贯穿到党建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高校要坚持以服务学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和衡量党建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准,倾情谱写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新篇章。

  要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落实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站稳“党是领导一切的”的政治立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任务,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要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党的领导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优质高效、和谐稳定、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

  要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落实社会责任。高校要延伸党建工作触角,扩大服务覆盖半径,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以推动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攻关为载体,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培训干部、输送人才,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和技术难题。当前,特别是要落实好精准扶贫任务,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谋划脱贫路子,优化帮扶方案,突出帮扶重点,选派扶贫干部,做实帮扶措施,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促民智、解民困、暖民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体现出高校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5日 05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