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警惕!食品安全谣言“包装升级”

2018-07-27 09: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有视频也未必有真相

警惕!食品安全谣言“包装升级”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我们常说“有图有真相”。但在食品安全信息传播中,很多谣言往往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用图片进行自我包装。不仅如此,当前,食品安全谣言更加升级,竟然借助视频,欺骗公众。

  近日,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周重要主题活动之一的“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在北京启动。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发布了《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通过对2017年网上流传的1.7万余条食品谣言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小视频成为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主要形式。

  “通过小视频传播,可视化的制作过程让谣言的可信度大大提升。小视频的出现,为食品安全谣言传播带来了‘助推器’。强烈的视觉冲击、冷酷的剪辑包装风格,让公众更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该报告指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谣言也在不断“进化”,以致“有视频也未必有真相”。

  对此,专家指出,食品安全谣言很好地抓住了互联网传播的规律,破除谣言也得有互联网思维。

警惕!食品安全谣言“包装升级”

新华社发

  视频谣言中伤食品安全

  掏出手机,从几十秒到几分钟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刷屏。各种内容的视频里,反映所谓“食品安全问题”的有不少。

  几个月前,网上流传这样一条小视频:一男子将某品牌肉松饼用水浸泡后不停揉搓,形成一团白色絮状物,指出其为棉花,并用打火机点燃以进一步证明是棉花。该谣言最早起于广西,此后“棉花肉松”的实验视频不断“推陈出新”,以不同版本在安徽、浙江、山东等地再次传播。该视频后来被辟谣:肉松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很快会融化,棉花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嚼不烂,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识破。而且,蛋白质本身是可燃物,肉松被点燃是正常的,也不能证明其是棉花。

  让长春市食药监局副局长于艇近年来感到最无奈的一个食品安全谣言,就是一段关于“塑料大米”的小视频。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大米全国闻名,但当地网络上流传的这段“加工生产塑料大米”的视频,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有人打电话问我,你们的大米是不是有问题。”这令于艇哭笑不得,“塑料颗粒与大米很容易鉴别,一口就能吃出来,而且用塑料制作大米,成本更高,造假者得不偿失。”

  借助互联网的发展,食品安全谣言找到了新的载体和“变身”方式。根据《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在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渠道中,社交媒体占九成以上,谣言视频通过社交媒体不断扩大影响。对此,长期关注辟谣工作的腾讯网副总编辑李天亮深有感触地说:“视频形式直观,迷惑性很强,甚至有很多旧谣言通过新的包装又重新出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主任黄果指出,这类极具杀伤力的视频谣言,有些甚至完全是编造嫁接的,亟待重视。

  据了解,除了以小视频方式传播单一的谣言,还有人将多个谣言视频混合剪辑到一起,形成视频特辑。视频特辑中有的全部是食品安全谣言,有的夹杂着真实发生过的食品安全事件,误导公众,使其更相信谣言内容。

警惕!食品安全谣言“包装升级”

  在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豪亿智慧便民市场的“食品安全驿站”内,工作人员在对蔬菜品质进行检查。  新华社记者 王晓摄

  用信息技术实现多数人监督少数人

  互联网使信息的传递和获取变得更容易,但信息的芜杂,反而让真相与谣言变得更加难以分辨。“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变本加厉,网络上的一些自媒体成为谣言的放大器。”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说。

  谣言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破除食品安全谣言需要政府不断推进信息公开,社会各界也需要更多科普、辟谣等信息交流,但关键还是要让“真言”跑在谣言的前面。“食品安全谣言破除需要多中心化,一次科普传递的信息有限,要把更多扁平化的自媒体、社交媒体动员起来,帮助再次传播。”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说。

  李天亮从腾讯“较真”辟谣平台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启示:网络新媒体可通过技术实现对谣言的监控和识别。他建议建立一个谣言池和辟谣数据库,“如果有新的谣言出现,收入数据库,再一次出现后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识别,并通过个性化手段精准推送给互联网用户”。

  “谣言是怎么传播的,辟谣和科普信息就应该怎么传播。”黄果认为,要降低公众获取正确信息的门槛,这也正是互联网的价值所在。“现在连很多老人出门买东西时都学会了扫码。我们能不能把食品科普信息变成扫一扫,或者讲一讲,消费者对着手机讲一条语音,就可以收到相关的食品科普信息?这对谣言将是最有力的打击。”

  黄果所预设的场景,可以发生在菜市场、饭馆、商场等各种与食品消费相关的地方,通过移动互联网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获取食品科普信息、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如何实现这些场景?胡正荣建议,把用户担心、用户忧虑作为要素,生产出辟谣的食品安全信息产品,比如游戏、H5、视频,甚至是全景式的体验,且能与公众互动,不断迭代升级,让所有互联网方式都可以使用,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获取。

  于艇希望政府层面也能从“互联网+”的角度加强对谣言治理,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比如,与互联网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机共享,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各种谣言产生的可能性,并对风险点做出预判。

  “我们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数人监督少数人。”黄果说。

  完善法律对谣言精准治理

  互联网非法外之地,食品安全谣言无论如何“变身”,都不能逃脱法律制裁。过去一年,一些造谣传谣者被依法追究责任。比如,18人因制作和传播“塑料紫菜”视频被抓,其中一人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十个月。“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实现对食品安全谣言的精准治理,非常有必要。”王伟国指出,我国已有多部法律法规对散布谣言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相关部门可运用好这些法律依据,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惩处力度。

  要实现法律制裁,如何认定谣言至关重要。王伟国认为,谣言认定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也应该与公众有充分沟通。谣言认定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流,是全社会不断达成共识的过程。他建议完善谣言认定的专门机制和审查认定程序,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加强公众参与。比如,对初步认定的谣言逐一指出谬误,并通过互联网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确定并在政府网站上公示,借助各种媒体和互联网形式传播。

  王伟国发现,一些多次辟谣的信息仍然反复传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信息不与特定地域和具体对象直接联系,即没有直接的利益相关方,因此没有现实的权利主张者。比如,如果造谣某快餐企业的鸡肉有问题,该企业很可能会提起诉讼,但如果造谣者说炸油条用的都是地沟油,就很难有人用法律手段主张权益。

  “这需要针对不与特定地域具体对象的虚假谣言建立专门的机制,与现有法律法规衔接,从而有效应对。”王伟国说,去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凡没有事实根据或者缺乏科学依据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均可判定为食品安全谣言”,这为查处不与特定地域或特定对象的谣言提供了直接的政策依据。不过,该通知属于规范性文件,不是法律。“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进一步完善,转化为相应的立法,使之发挥更大作用。”王伟国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27日 11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