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胜伟:用生命和良知诠释医德

2018-08-02 03: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用生命和良知诠释医德

——追记河南省禹州市见义勇为的好村医王胜伟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孔刚领

  盛夏时节,河南省许昌市颍河岸边的禹州市褚河镇巴庄村沉浸在一片伤悲之中。

  似火的骄阳照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这是当地村医王胜伟的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挤满了小院。7月24日是王胜伟51岁生日,本应是热闹喜庆的聚会,却成为一场声泪俱下的追思会。小桌上,王胜伟的照片笑容依旧,却以一种冰冷的形式永远定格。而改变一切的那一幕,仅仅发生在6天前。

  两入火场,把生机留给村民

  7月18日那天,按照当地的风俗,各家各户都要在这天“炸焦花”。巴庄村妇女张丛敏擀好了面叶。在她拧开液化气灶开关的一刹那,“轰”的一声巨响,整个房屋瞬间就成了火海。

  “胜伟,快来呀,张丛敏家里着火了!”情急之下,一名村民拨通了王胜伟的电话。王胜伟闻讯,立即朝出事点赶去。

  “是液化气烧着了,有可能会爆炸,危险,大家离远点。”王胜伟抛下这么一句话,便一头冲入火海。

  此时的厨房里,浓烟滚滚,烈火在燃烧,王胜伟看到倒在地上的张丛敏正在挣扎,便一手捂住鼻子,一手拉住张丛敏的胳膊用力把她拉到门外,从进门到出门,只有短短的几秒钟。

  “快,把她拉到卫生室,我马上就到。记着打120。”王胜伟把张丛敏拉出门外,对乡亲们说。

  正准备离开时,王胜伟意识到液化气罐爆炸的杀伤力巨大,如果不及时扑灭火种,进而引起二次爆炸,周围群众都会遭殃,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王胜伟迅速找来一块棉垫,沾了一下水,再次冲入火海。室内的浓烟呛得他咳嗽起来,他没有回头,迅速冲进去,用湿过的棉垫拧紧了发烫的阀门。

  火灭了,王胜伟顾不得处理自己胳膊上的烧伤,便开始为张丛敏进行伤情处理。十多分钟后,救护车把烧伤的张丛敏拉走,王胜伟如释重负,感到浑身无力、呼吸困难。他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王玉龙,让他拉着自己到医院做检查。

  谁能想到,这即是永别。汽车开出巴庄村不足1公里,因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引起中毒,医治过无数人的王胜伟无法挽救自己的生命,心脏停止了跳动。

  治病济困,诠释医者仁心

  “王胜伟德行好、手艺高,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好医生。”巴庄村党支部书记巴自鸿说,“他行医30多年,医治的病人不知道有多少!”

  1987年,20岁的王胜伟从许昌卫校毕业,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1997年,他又到郑州仲景国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进修,掌握了针灸技术。

  全村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认识王医生的,小孩要打预防针,王医生就上门了;无论谁有个头疼脑热,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他都随喊随到。

  62岁的村民杜彩云大娘说,去年春节期间,她10岁的孙子王子涵燃放鞭炮时炸伤了左眼。当时夜幕已经降临,她手足无措。危急时刻,王胜伟开车拉上祖孙二人前往禹州市救治,赶到医院时,这家医院恰好停电。王胜伟毫不犹豫地开车直奔郑州。赶到郑州市的医院后,王胜伟跑前跑后,并为其垫付医疗费,让孩子顺利住上院。

  “有钱没钱,只管来看病。等有钱了再来算账。”村干部马建周拿着王胜伟卫生室的记账簿让记者看,“你看,村民欠的账多达两万元,他从来没有要过账。”

  村医为群众诊疾是分内事,可王胜伟还干了许多分外事。

  村民王永生早年到外省生活,年老体弱时回归故乡。六七十岁的老人回到村里,衣食住行成了难题。王胜伟得知情况后,为老人送去了面粉等生活用品,还把500元钱塞进老人口袋。

  “行医先行德,学医先学人。”大学毕业的王玉龙入职禹州市中心医院后,王胜伟给儿子上了一堂品德课。“爸爸的话言犹在耳,我铭记着他的话,努力当一名好医生。”王玉龙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02日 10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