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只有塑造后天的军队 才能打赢明天的战争

2018-08-04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长城走笔】

  作者:鲁思远(军事科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军队现代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军事理论、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还包括组织形态的现代化。他们共同影响和决定着军队现代化的质量效益和发展进程,任何一个方面的滞后,都会产生短板效应,对战斗力的巩固和提升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引领深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刀阔斧、稳扎稳打,建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实现人民军队组织形态整体性重塑,迈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这为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紧紧扭住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目标,迈开更大步伐,争取新的胜利。

  军队组织形态历来是军事变革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适应技术发展和作战模式转变,持续推进组织形态现代化已成为当今时代主旋律,成为世界军事强国通过改革谋求军事优势的共同做法。美军前陆军参谋长斯库梅克的“水龙头”理论曾形象地比喻,部队体制编制要像水龙头一样,因势而变、细水长流。作为武装力量战略方针、军事思想、作战理论、武器装备、政策制度、人员素质等要素的外在表现,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通常与一定战争形态、作战方式相对应,是运用现代文明成果不断调整优化军队组织形态,使其适应时代进步和战争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的形成,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历史积淀。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根本,坚持问题导向,有力有序推进,着力使组织形态现代化的过程成为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的过程。要加紧构建高度融合的信息支撑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按照集成融合、高效一体的原则,对现行指挥控制、情报侦察、打击防护、作战支援保障和支撑环境等诸力量单元、作战系统等进行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改造,切实打破利益羁绊、部门局限和条块分割,着力解决建设标准不统一、装备接口不一致、信息系统不兼容等问题,实现所有数据信息及载体的科学化、标准化、通用化、一体化。要加紧推进军事力量体系科学化,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建设现代化的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一体化、立体化、远中近相互衔接、攻防兼备的作战力量体系。要加紧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军事政策制度,坚持向制度要效益、向管理要战斗力,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贯彻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继续深化军官职业化制度、文职人员制度、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使我军组织形态更加适应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要求,更加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目标。

  只有塑造后天的军队,才能打赢明天的战争。放眼未来,智能化时代正向我们招手。人类战争形态正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加速演变,未来智能化战争初见端倪,战场空间从传统的“陆、海、空、天、电、网”物理域,向泛社会域、认知域拓展,无人作战、分布式作战和多域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样式,传统军事战略、作战理论、武器装备将发生不可逆转的重大变革,军队面貌将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智能化、无人化军队呼之欲出。我们必须扼住智能化时代的咽喉,推动军队体制编制与战争形态发展相契合,努力做到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系统设计,力争抢占组织形态现代化的制高点。

  历史一再启迪我们,没有组织形态的优势,即使技术和武器装备系统再先进,也会因无法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而无法形成强大的整体战斗力。相反,组织形态实现了现代化,则可以促进人与装备优化的组合,充分发挥力量体系的最大聚合效应,极大地弥补技术和武器装备落后的劣势,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处于攻坚期深水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打赢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场攻坚战、决胜战。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04日 07版)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