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浙江“标准地”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

2018-08-14 04: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各地优化营商环境】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浙江温岭市首批工业“标准地”日前通过省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成功挂牌出让:出让的两宗工业“标准地”起始价为580万元,均有4家企业参与竞拍,最终由两家企业分别以1440万元和1040万元竞得。

  与以往的工业用地相比,这两块工业“标准地”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中新增几项新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要求不少于每亩270万元,土地产出不少于每亩481万元,土地税收不少于每亩28万元。

  对很多人来说,“标准地”还是个陌生词。所谓“标准地”制度,就是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等给予明确。企业拿地前,就已经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经发改委“一窗受理”后,可直接开工建设,不再需要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企业投资项目用地行政审批环节多,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一直为项目投资者诟病。2017年8月,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德清县率先探索开展“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试点。8月底,德清县国土资源局官网上,挂出了浙江首块“标准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公告,公告内容增加了土地产出、亩均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环境标准4个新指标。

  浙江启聚实业有限公司于9月29日通过竞标,拿下了这块占地面积35814平方米的土地,计划投资11亿元建设一座科技创业园。公司董事长张柏林说:“以前企业拿下一块地,光跑这些证就要8个月时间,现在只要跑一次来参加竞标,拍下来就能直接开工了。”

  目前,德清县“标准地”范围已从最初的工业用地向商服、仓储用地扩大,从省级以上高新区向县级工业园、镇工业功能区延伸。最近,该县还出台了工业“标准地”奖惩办法(试行),对工业“标准地”项目设定奖惩标准和分类管理,奖优汰劣。

  算好项目“亩产账”,划定准入“投档线”,“标准地”改革让多方受益。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认为,“这项改革试点推进,节省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政府来说,也找到了一条在市场决定性配置要素基础上,在事前定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这么一条好的制度探索的路径。”

  对县域发展来说,这项改革推动了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德清县发改委主任章洪春表示,现在要素资源日益趋紧,用好“亩产税收”这一经济杠杆,构建双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多考虑竣工投产后亩均税收、环境能耗等,通过倒逼迫使企业拿地也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可以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增加亩均税收。

  金华市天维纺织有限公司年产2800吨棉纱建设项目的工业用地,今年5月按“标准地”顺利摘牌。让公司负责人陈晓峰颇感意外的是,刚缴清土地出让金,金华开发区经发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上门帮助企业网上备案。“他们带来了齐全的审批事项、中介事项和材料清单,手把手教我们填写。”陈晓峰把亲身经历分享在朋友圈,经商办企业的朋友们羡慕不已,不断点赞。

  如今,浙江已将德清“标准地”改革经验推向全省,努力把浙江打造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出让“标准地”225宗,总面积约8916亩。省长袁家军说,“标准地”改革是推进以高质量为导向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最终目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4日 03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