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部好书讲述一座城市的故事

2018-08-16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部好书讲述一座城市的故事

——看深圳本土出版如何“叫好又叫座”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地方出版社向来承担着挖掘、保护本土文化资源、为当地出好书的责任,然而,大部头的地方志、史料汇编等地方出版物却往往面临着“叫好不叫座”、市场受局限等困境。近年来,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进行了一系列“精品图书市场化”的探索,从生活、自然等角度出发,对文化、知识元素进行深入、趣味性挖掘,唤醒读者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共鸣,从而迅速获得读者和市场的双重认可,在发展本土出版事业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草木深圳》讲好“自然深圳”

  8月,深圳各大书城的火爆场面正如这炎炎夏日——在书店阅读、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依然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过暑假的方式之一。不同的是,从去年夏天开始,有一套图书的出版和流行,不仅把孩子们引进书店,而且还带到户外,去主动识别深圳的一草一木,重新认识身边的世界。这套书就是由深圳市城管局和深圳市林业局主编、海天出版社出版的《草木深圳》。自去年7月上架之后,《草木深圳》就一直备受读者青睐,累计印刷近2万册,销售额近300万元,入选第十八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并以最高票被评为“年度推荐图书”,成为本土出版的现象级图书。

  记者来到深圳罗湖书城和中心书城,看到《草木深圳》仍然陈列在书店畅销榜上,吸引了不少读者翻阅。翻开首页,就能看到清新、明确的植物分类图示,而内文中精选的320种深圳常见植物,都配以深入浅出的解读、翔实的照片和精美的手绘插图,兼具了科普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作为一名北方人,我定居深圳好几年了,仍然有很多南方植物不认识。有了这本书周末去公园踏青时可以认识植物,也可以给小孩科普。”读者罗女士向记者表示。

  “深圳共有近3000种植物,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既包括了在深圳繁衍了千百万年的本土植物,也包括像这个城市里的上千万移民一样、落地生根的外来植物。”《草木深圳》责任编辑张绪华告诉记者,策划这套书的初衷就是希望以图书展现深圳草木之美,让市民对深圳产生认同、归属乃至热爱,建立深圳市民的“家园意识”。

  记者了解到,在《草木深圳》成书的三年时间中,不仅精雕细琢书名的策划、文字内容的表达方式,单是现在这样图文并茂的版式就经过了五十多次改动,甚至还“改走了”两个设计师;在分类系统上最初用的是植物分类的恩格勒系统,后来改为国际最新的植物分科系统;除了三审三校、专家审核,还在英文版翻译的过程中进行了对照性的校对修改。辛苦与汗水最终得到回馈,“颜值很高的植物科普读物”“读完会发现每天走过的路都变得可爱又有生机”,在豆瓣、当当等各大网络平台,读者们留下的好评达数千条。

  出版创新赋能“文化深圳”

  除了自然环境,历史和风土人情同样是展现一地风貌的宝贵文化资源。特别是在深圳这样一座移民城市,挖掘历史积淀和情感记忆,从大历史的角度梳理发展脉络,对人们增进对城市的了解,获得归属感、自豪感,积聚城市的文化能量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海天出版社还在近年推出了一批关于深圳的特色出版物,包括用原创手绘讲述深圳传统食物、风俗、建筑的《深圳风物志》系列,以及讲述深圳历史的《深圳口述史》《深圳通史》等,都受到了深圳市民的热捧。

  “作为地方性出版社,为深圳出好书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也有责任在内容质量、价值导向上对读者进行引导。”张绪华说,在本土题材图书的出版中,每一本书都让读者乐于购买,享受阅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图书的价值,“所以,我们在图书策划中特别关注该类图书的通俗易懂和图文并茂,例如在今年7月书博会期间推出的《深圳通史》,就是用出土文物、传世典籍、手绘想象图来讲述深圳故事的。”

  对于本地出版物来说,不但面临着读者受众和市场地域的局限,也日益受到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习惯改变带来的影响。面对这些“挑战”,立足深圳这片创新热土的海天出版社,同样选择以创新作为破题的“万能钥匙”。

  “创新是出版工作的灵魂所在。出版是一种充满创意的脑力劳动,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设计和营销等环节无不渗透着编辑的创新意识。在未来出版融合中我们尤其重视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编辑发扬创新精神,开拓思路,利用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张绪华告诉记者,“图书编辑无法改变新兴出版的发展趋势,却可以弥补传统出版的不足,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乐趣。而这也在不知不觉中推进了融合出版的进程。”据了解,目前,除了在编辑策划选题时找寻市场空白点,海天出版社还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大胆创意和创新,积极尝试将传统出版结合新技术、新平台的运用,创造了一批新的产品形态,例如AR图书、有声书、正在策划中的《草木深圳》口袋版等。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6日 09版)

[责任编辑:李伯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