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渠:“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典范

2018-08-19 04: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万永春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诗,写的是刚刚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长渠。

  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坐落在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美誉的襄阳古城南部,全长49.3公里。长渠始建于公元前279年,相传前身为秦国名将白起水攻楚鄢所开渠道,是一座始为军事工事,后为灌渠的水利工程。

长渠:“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典范

2018年8月16日,湖北省襄阳市,有着2297年历史的长渠蜿蜒流淌在田野中。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长渠历时近2300年而不废弃,经勘探考证,古时干渠的路线与现在的干渠路线大体一致。长渠引汉江下游最大的支流——蛮河,灌区纵贯南漳、宜城两县市,整个灌区形似“橄榄”。

  古人在长渠创造了“陂渠相连,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解决了水资源不足、不均衡的桎梏。同时还开挖了许多支渠,相当于现在的干、支、斗、农渠互相并联成网,互相补充水源。如果把渠首拦河坝比作“瓜根”,渠道就是“瓜藤”,而沿渠连结的陂塘就是瓜藤上结出的“瓜”。在非灌溉季节,拦河坝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塘,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做到常流水、地表水全面利用,常年蓄水,不让水源白白流走浪费,扩大了水源。在灌溉季节,长渠供水给塘,多者三四次,少者一两次,循环蓄水,实现了以丰补歉、以大补小、互通有无、平衡水量,最大发挥了工程潜力。1949年之后,又修建了三道河大型水库1座为长渠主水源,中小型结瓜水库15座,整修堰塘2671口,灌区水源更加得到保证。正是沿渠水库、堰塘的有效利用,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灌区成为中国南方长藤结瓜灌溉工程的典型。

  在11世纪末,长渠就有了行之有效的用水管理技术和制度保障,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在《襄州宜城县长渠记》中记述“时其蓄泄而止侵争,民皆以为宜也”。北宋时实施“分时轮灌”技术,供水时通过水门抬高水位可直接灌溉,这一创新之举一直沿用至今并得到了革新发展。“分时轮灌”实现了高渠高田有水抽,低渠低田能自流,极大地促进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渠是湖北省修复的第一个大型灌溉工程。后经多次维修、扩建、配套,由最初的过水流量不足1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仅8.1万亩,发展为目前过水流量43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30.3万亩的大型灌区,成为南宜两县(市)老百姓的“生命渠”“幸福渠”“致富渠”。

  襄阳市将长渠申遗工作和民生改善、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保护修缮、科学利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将其纳入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蓝图中统一部署,于2015年启动灌区工程信息化项目,投入资金523.19万元,建设一个中心站和六个分中心站,涉及49处渠系建筑物,新建有运行管理、闸控管理、监控管理及手机APP操作平台,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闸控设备的技术手段串联整个灌区,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襄阳市还将节水改造与长渠历史景观恢复和渠系绿化、美化相结合,正逐步恢复古长渠的历史文化韵味,营造碧水长流、树木长青、美丽休闲的人居环境。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19日 10版)

[责任编辑:李伯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