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

2018-08-22 03: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江苏连云港:    

一群好人 满城春风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今年盛夏,王继才和开山岛的故事感动了全中国。

  7月27日,全国“时代楷模”、江苏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去世。32年,11680个日夜,他坚守方寸孤岛、为国守护海疆。王继才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开山岛和灌云县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水有源,树有根。王继才的故事正是连云港精神文明滋养下开出的一朵动人的花。

  在连云港,还有许许多多诠释了爱国敬业、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精神和道德品格的人们,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连云港好人”。

  一群好人

  连云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曾诞生徐福、石曼卿、朱自清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今天,好人的故事正在连云港的千家万户广为传唱,成为这座山海之城的“新骄傲”。

  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和守岛民兵王士花夫妇,在一个远离大陆、荒无人烟、台风肆虐、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默默坚守32年,以海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为伴,每日升旗,只为守护祖国海岛。

  在赣榆区街头,随便问一个路人,都知道景清书苑的主人——方敬。这位87岁的老人,自1991年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后,只身回到父亲的家乡连云港赣榆区宋庄镇任庄村助学扶困。27年来,他言传身教,改变了这个小渔村盛行的“上学不如上船,读书不如赚钱”的观念,激发了四乡八邻重教尚学的热情,资助260多名寒门学子考上大学。

  1997年,18岁的谢芳丽坐火车回沭阳老家过年,上车时被涌动的人潮挤下站台,车轮先后碾压她三次,让正值青春年华的她失去双腿和左臂。命运的打击并没有让她丢失生活的勇气,办文印店、开淘宝店、投身公益……她用一只手撑起人生的一片天。如今,年收入过百万的谢芳丽每年都会向东海县慈善总会捐赠一定比例的收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连云港赣榆区有一个名为“国税爱心妈妈”的团队,是由连云港市赣榆区国税局52名女税官自发组成的。1999年,她们成立关爱贫困学生专项基金,通过联系学校选定资助对象,负责贫困生的全部费用。近20年来,这个团队不断壮大,累计捐款捐物达到150余万元。在她们的资助下,50名面临失辍学的女童重返课堂,44名受助学生顺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33人走上工作岗位一展所长。

  …………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连云港,还有带领全村致富的赣榆西棘荡村支部书记钟佰钧、“雷锋式”的投递员葛军、“中国碳纤维的追梦人”张国良……截至目前,连云港市共有76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136人(组)入选“江苏好人榜”,12人(组)登上中央文明办“好人365”封面人物,好人数量居全省第一。江苏省仅有的4位全国“时代楷模”中,王继才夫妇就是其一。

  一位位好人感动一座城市,一个个善举带来满城春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下,连云港传递出的道德温度温暖了整座城市。

  一座好城

  在连云港,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每个普通人都会成为典型、都会成为榜样、都是一种力量。“连云港好人”身上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力量,并引发着爱心接力。

  在连云港最繁华的市中心耸立着一组群雕:一位留着辫子的姑娘双手紧握车把,身后的平板车上坐着老人和孩子,还有几位车手或是搀扶着孕妇,或是手拎着包裹。这座雕塑是连云港的城市名片——连云港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这个清一色的女子团队,从1963年开始学雷锋,55年来已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近32万人次,义务运送行包达28万余件,行程22万多公里。她们以“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为信念,一代接一代地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在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的示范带动下,连云港的“雷锋车”遍及各地,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志愿成为各行各业的“雷锋车手”,主动参与到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中。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个志愿组织,“连云港好人”形成了城市文明建设的“森林效应”。目前,连云港全市志愿组织近2000个,志愿者80余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7.8%,他们用一言一行濡染社会,成为城市文明创建的引领者和主力军,构筑着城市精神家园中最亮丽的风景。

  从一个人的善行义举到一群人的身先士卒,再到一个团体的向善向美,“港城好人”因爱而爱、因爱而美、因爱而和谐,他们共同浇灌着文明之树,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见贤思齐,渲染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

  如今,走在连云港的大街小巷,市民会顺手捡起被丢弃的废纸杂物;公共场所,市民自觉排队、秩序井然;公交车上,乘客给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让座……善与美已经悄悄渗透进连云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套机制

  在“连云港好人”群像的背后,是一套完善、科学的保障机制。在连云港,做好人光荣、做好事不吃亏。

  为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鼓励引导人们敢做善事、常做善事,连云港设立“道德风尚建设基金会”,多方筹措资金500万元,全面服务保障身边好人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创新推出礼遇身边好人关爱机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可免费乘坐城市公交、优先办理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享有终身法律援助等福利。

  “感谢党和政府,我现在日子好过了。”李冬,一位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她在爱女患疾瘫痪不能行动之时,让自己成为女儿的双腿,背着女儿上下学,多年来风雨无阻。为了方便李冬照顾女儿,连云港有关部门不仅帮助她申请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帮工,还呼吁社会各界对这对母女多一些关爱。如今,李冬在女儿学校的食堂打工,母女俩不仅解决了生活难题,笑容也越来越多。

  为传承道德力量,放大好人效应。连云港实现县区建成好人馆(园)、乡镇(街道)建成好人广场(长廊)、村(社区)设置好人榜(贤德榜)的好人宣传阵地。此外,连云港还通过文化墙、道德提示牌等方式,展示好人事迹、好人家风家训等,让好人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为将好人“品牌”打造成好人“名牌”,连云港还以部分“连云港好人”为原型,创作出许许多多的优秀文艺作品,把他们的故事搬到舞台上、荧屏中。

  全国教师模范、“中国好人”柏纪荣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一头扎进赣榆的山区学校,把满腔的爱意洒向山里的穷苦孩子,一守就是30年。为了弘扬柏纪荣老师的奉献精神,连云港以柏纪荣事迹为原型创作现代京剧《大树成荫》,目前已在全市巡演26场,感动了无数师生。

  今天,在连云港这块山海之地上,善行如潮、好人辈出。“连云港好人”用他们道德上的高尚和坚持,默默弘扬着社会正气,以他们平凡的行动和伟大的精神,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们见贤思齐、奋发向上,托起这座城市的文明新高度。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2日 04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