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
继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友好大家庭又将迎来大团圆。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中非领导人将齐聚北京,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峰会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
点滴民生,情真意切。中国铁建中土集团实施的亚吉铁路埃塞米埃索—达瓦利区段,沿线的伊萨族(索马里族的一个分支)因为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不同,与埃塞俄比亚政府存在不少矛盾。中土集团主动沟通交流,尽力排忧解难,与项目沿线建立了相互信任、彼此支持的良好社区关系。
当中国项目在非洲遭遇族群矛盾,基建工程成为通心工程。中土集团的实践表明,实现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实际上,项目的前期评估、推进运营、社会评价,没有哪个阶段可以脱离民心。中非经贸合作从来都不仅仅是项目合作,更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
中非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友谊既厚植于传统,还植根于彼此对“中国梦”与“非洲梦”的追求。中非过去有着相同的历史遭遇,如今又面临着发展振兴的相同任务。中非合作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数据显示,2017年中非人口总数超过26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中非面积达39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除南极洲外)的30%。在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下的中非关系向前进,就是世界的三分之一在前进,这超越了发展中国家间的“抱团取暖”,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光发热”。正如中国前驻中非共和国大使孙海潮所指出的,中非友好合作符合非洲人民期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精心培育、辛勤浇灌,中非友谊之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新形势下,中国秉承真实亲诚对非政策方针和正确义利观,为中非友好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夯实和做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大支柱”,着力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占据重要位置。
人文交流,化解千山万水阻隔。从第三届中非青年大联欢首次实现中非合作论坛全体成员的“青年大团圆”,到第四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讲述真实的中非故事,从中非智库论坛第七次会议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非关系发展集思广益,到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发布《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18-2020)》为今后三年中非民间交流合作规划路线图……一系列活动遍地开花,谱写了一曲曲中非民心相通的动人交响。利比里亚大学助理教授约瑟夫斯·格雷说:“中国和非洲虽然被海洋分隔,但友谊超越了时空。”
文明互鉴,推动中非文明相拥相近。《媳妇儿的美好时代》《父母爱情》等反映普通人生活、情感、事业的中国影视剧,给非洲人民带去欢声笑语的同时,传达出的中国人重视教育、家庭等价值观引发非洲民众强烈共鸣。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推动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抗击传染病、保护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不少活跃在中国舞台的非洲朋友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赤道几内亚驻非盟使团负责贸易的官员莫伊塞斯·恩查马由衷地说,在非洲人民眼中,中国不仅是朋友,更是地球另一边的兄弟。
曾常驻非洲8年的资深外交官、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张国斌这样描述当年印象:“1980年,我第一次来到吉布提,那时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吉布提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刚到南非半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讲师黄立志说,当她用祖鲁语作完自我介绍,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常有非洲同学来找我聊天表达感谢。他们认为一个中国人来这里学习祖鲁语表现出了对非洲文化的尊重”。中非相互理解在深入,民心相通在深化,友谊基础在夯实。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进一步推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项合作举措,鼓励中非人民更多参与其中,深化中非人民相知相亲,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更充沛甘甜的“源头活水”。我们相信,共同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之路将会走得更实更远。
(光明日报北京8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