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所地方学校如何成为“小梅花”的沃土

2018-09-10 05: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艺苑新事】

  光明日报记者 杨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武笑

  至今,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书记、国家一级编剧王小东回忆起7月16日的晚上依然激动不已。

  那天,第22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嵊州越剧艺术中心落下帷幕,该校二年级学生李晨阳凭借一折《林冲夜奔》,以98.69的高分,荣获全国地方戏专业A组金花奖第一名,摘得一朵“小梅花”。

  如果说“梅花奖”是成人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小梅花”则代表了中国少儿戏曲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刚刚学习戏曲两年、年仅12岁的李晨阳在国家级赛事上一鸣惊人,不禁让人们对山西戏曲的未来多了一份期待。

  包括李晨阳在内,先后有9朵“小梅花”在这里盛开,获奖的背后,是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全体师生走出的一条戏曲传承创新之路。

  为每一名学生“量体裁衣”

  “一宵儿奔走荒郊,残性命挣出一条。到梁山借得兵来,高俅啊!贼子!定把你奸臣扫……”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排练厅内,一折《林冲夜奔》李晨阳已经练习了无数次。这位身穿长袖表演戏服的小小少年,从头顶到脖颈,都布满了汗珠。

  短短七分半钟的戏,整整一年的排练。王小东说,其实这次选择李晨阳表演《林冲夜奔》并不是因为他平时表现得多么突出,而是因为“适合”。

  在王小东的眼里,李晨阳个头偏小,身体轻巧,眼睛里有股子“劲儿”,很适合林冲这个角色。于是,他专门安排老师为其排了这折《林冲夜奔》。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和很多梨园同行一样,李晨阳把这句话奉为圭臬。“这个孩子很能吃苦,下午六点别人都回宿舍休息了,他还要在排练厅一直练到晚上十点。”班主任王瑞璘这样告诉记者。

  “双下锅”模式致力于培养“艺术工匠”

  翠钿金钗流光溢彩,水袖罗裙满台生辉,一招一式行云流水……然而,曾经辉煌的戏曲舞台渐渐暗淡,曾经热闹的梨园课堂也遭遇过坎坷。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这所创办半个多世纪、培养出郭彩萍、田桂兰、武忠、李月仙、阎惠珍、高翠英、张友莲、谢涛等多位晋剧名家的老牌戏曲学校,也面临学员短缺、师资断层、推广受阻等问题。

  1999年,刚刚毕业被分配到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教务处的王小东,正好碰上学校发展的瓶颈期。面对这样的困境,王小东和另外两名老师一起,背上行囊,第一次走出太原招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夏天,该校史无前例地使戏曲班人数达到50多人。2000年,该校首次开设曲艺班就招到了50多名学曲艺的学生。虽然是首次尝试,但却在创立伊始就形成了该校独有的特色:在曲艺中加入戏曲的元素。这也正是“双下锅”教学模式的雏形。

  10年之后,“双下锅”教学模式孕育而出。

  王小东介绍,所谓“双下锅”,就是要求学生既会戏曲,又会曲艺,多一门技艺,两条腿走路,培养技艺全能型人才。刚刚斩获“小梅花”的李晨阳就是不仅擅长晋剧表演,还学习了快板。

  之所以会出台“双下锅”教学模式,是因为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的学制为6年,很多戏曲专业的学生,老跑龙套,当不了主角,有的学生会感觉实现不了自我价值想改行。但是,在“双下锅”教学模式下,原先学习戏曲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学习曲艺,当了主角,人生价值得以提升,改行的念头也就打消了。

  王小东认为:“虽然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是中专学校,但是却有明确定位——培养专业、执着的学生,成为‘艺术工匠’的摇篮。”

  如今,第一批曲艺班毕业的学生,百分之七八十都没有改行,成为曲艺界的中流砥柱。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文化传承者

  王小东说:“艺校学生的品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化出来的。这也正是文化最初的养分。”

  艺校学生日常接触的剧本,大多数是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学生在反复练习的同时,台词中所蕴含的美德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正因如此,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德才兼备。

  除了让学生掌握技艺、培养品德外,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还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着。王小东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掌握一门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走到城市街头、乡村田野,去表演,去讲解,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因此,该校还开设了“非遗班”,专门教授泥塑、砖雕、剪纸、背棍、二鬼摔跤、莲花落等课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精心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发扬者。

  王小东说,戏曲,人人都会爱上,只是爱的时间、爱的节点不同。他坚信戏曲的慢唱徐吟,终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0日 09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