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喜迁新居 憧憬未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回迁工作启动速写

2018-09-16 02: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董城

  “你看我们这儿安置房多敞亮,小区环境也好,亲戚朋友都羡慕得很。”9月15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回迁小区空港新苑,南黑垡村回迁村民张崇朝指着新家高兴地对记者说。

  3年前,大兴区的13个村、7005户、两万余名村民离开故土,让地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今天,伴随着回迁工作的启动,他们喜迁新居,开启全新生活。在回迁启动现场,大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回迁承载着百姓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历时3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回迁安置房项目完工,大兴区兑现了当初对回迁村民的承诺,按时保质高效地完成了回迁安置工作。

  “一站式服务岛”真方便

  15日上午,大兴区榆垡镇南黑垡村村民张丽带着母亲一起来到安置房回迁现场,欢喜地领取了新家的钥匙,新家是一套两居室,南北通透。

  在榆垡镇回迁现场,并不见排队等候办理手续的村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避免村民等候时间过长,他们安排每天回迁700套房,分时间通知村民到场。从身份核实、安检、信息采集、签约结算,再到验房,采取“一站式服务岛”模式。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大兴区自主创新的服务模式,由物业服务、业务办理、银行服务、房屋建设四方组成一个服务岛,回迁村民只需要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将收房、物业等所有手续办齐。

  在收房现场,许多村民正在进行人脸图像信息采集录入。原来,回迁村民家的单元门是可以“认人”的,免去了忘带门禁卡进不去小区的麻烦。据介绍,今后回迁小区的物业由专业公司进行智能化管理,APP管家为村民提供在线报修、投诉、房屋中介、搬家等配套服务。

  “阳光”下施工的放心工程

  走进榆垡镇盛平街,映入眼帘的是110栋10多层的住宅楼,这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最集中的片区,是临空经济区最好的地块。

  这里的楼栋间距大,楼体美观,绿化优美。为了保证房屋质量,施工伊始,相关部门就邀请回迁村民代表、村干部、党员代表组成“看房团”,全程“视察”和“监督”回迁安置房的工程进度,提出意见,真正让老百姓住上安心、放心、舒心的房子。

  榆垡镇东宋各庄的李茂增,曾作为回迁村民代表参加了百姓开放日活动。他告诉记者,开放日活动能让大家及时看到安置房的建设质量和速度,小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大到房屋的设计,都能提出意见,提前把关未来新家的质量,让大家住上安心满意的房子。

  为了保障房屋质量,建设主体精心组织12家单位同台竞技,开展月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度和质量综合考评。经过3年的施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回迁安置房包括榆垡、礼贤两大组团,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包含136栋住宅楼及配套设施共计房屋1.5万套,已全部建成。值得一提的是,回迁安置房项目所有标段均荣获北京结构长城杯奖项。

  “希望日子越来越红火”

  “希望日子越来越红火!”在回迁现场,榆垡镇设立了一棵许愿树,回迁村民将自己收房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录下来,挂在许愿树上。

  步入回迁小区,楼宇间的树木都悬挂着大红灯笼,单元门上贴着“欢迎回家”的字幅,耳边环绕着熟悉的萨克斯名曲《回家》。

  从来故土难离,对于回迁村民来说,3年时光,思念故土之情愈加深厚。在回迁现场,电视上滚动播放着榆垡镇专门制作的短片,搬迁前的原始村落、村民全家福、村民与老房子的合影、村中老街道、村中古树等一一再现。

  为了留住记忆,榆垡镇还把搬迁前11个村的院落、村民照片等以村为单元拍摄成11部短片,共同追忆以前的生活。同时将11个村的老照片印成乡愁明信片,发给村民,感受那一抹浓浓的乡愁。

  在回迁安置房小区周边,菜店、商场、学校、车站、医院一应俱全。小区内,各村有价值的白皮松、国槐、银杏等老树又都迁了过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兴区保存了原有村集体组织档案材料,将设立村史展示空间,留住历史记忆;一些难觅的石碾子、石磨、老家电、老家具等物件,也将搬迁到社区公园、小区公共绿地等场所进行展示,再现村庄传统,留住乡愁。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6日 02版)

[责任编辑:潘兴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