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做中国文化的“穿线人”

2018-09-20 05: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做中国文化的“穿线人”

——“中国流行文化”分论坛探讨如何讲出中国好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李曾骙 张斐晔

  今天,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进入第二天,众多科技、产业大咖各抒己见,纵论人工智能、绿色发展、大数据等前沿话题,描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缤纷画卷。在这些饱含科技含量和未来色彩的论坛和话题中,一场名为“中国流行文化”的分论坛显得别具一格,给人以这样的启迪:将中华经典文化与当代的流行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不仅能在当代激发出经典文化的活力,还能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更是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变革创新的最直接路径。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有许许多多像珍珠一样的优秀文化,我们这些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就是要做这些珍珠的‘穿线人’,把这些璀璨的珍宝选出来、串起来,让当下的社会欣赏。”保利拍卖文化总经理李达在论坛上说,“中国文化是一个积淀深厚的宝库,是把宝藏里的好东西提炼、加工出来,去滋养当代甚至未来的人群,还是糊里糊涂、草率地将这些优秀文化投放到市场,投放给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从事文化行业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民族,中华文化也拥有海纳百川的性格。”凡普金科创始人杨帆谈到,以前我们经常讨论一些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所谓“入侵”,但没过几年,许多外来的文化形式经过中华文化的吸收和改造,变成了中国式文化产品。我们现在有了很好的中国漫画产品、游戏产品、音乐产品等等,“我们把那些外来的,所谓‘入侵’或者‘输入’的文化,经过我们的消化和吸收,变成我们自己的文化,反而向外输出”。

  在全球化时代中,文化的发展也要放到全球化视角之中。爱奇艺副总裁陈伟认为,从全球化的视角来思考中华文化的发展,要把中国的经典文化结合在流行文化当中,这样才有机会在世界上更好地唱出中国的好声音,讲出中国的好故事。

  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现象也成为论坛热议的话题。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目前已经被翻译成12种语言,在全球的销量甚至超越了以往翻译的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的作品。传茂文化首席创意官陈楸帆认为,这可以看成是中国当代文化或者当代价值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最好范例之一。他表示,中国科幻小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和生命力的文类,特别适合帮助我们把我们所要传达的中国价值观和视角向海外传播。

  2017年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也表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外读者能够产生共鸣的作品题材越来越多。人在这个社会中面临的孤独和压力是相似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如何选择,如何处理好社会、家庭与“我”的选择间的冲突,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这些东西在全世界是共通的。“当你谈到个体、家庭、社会、国家等具体的题材时,会发现美国人关心这些,中国人关心这些,每一个国家的人都关心这些。这就很容易做出一些真正好的作品”。

  郝景芳认为,在这一层面上的很多问题不是只限于中华文化或是国外的某种特定文化,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处境。在科技加速发展的时代中,“中国创造出来的故事、流行文化的作品,会越来越容易与世界产生共鸣,世界也会越来越关心中国在这方面的表达”。

  (光明日报天津9月19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0日 12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