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2018-09-21 05:1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侧记

光明日报记者 饶翔 王国平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美好夜晚,文学界同仁相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分享中国文学丰收的喜悦。34位获奖者在接受荣誉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份意外的惊喜。本届鲁迅文学奖更换了新的奖牌,奖牌上的鲁迅头像版画,是由版画家杨宏伟带着学生们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每一块奖牌都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手捧这块鲁迅头像的奖牌,在收获这份以鲁迅命名的中国文学最高荣誉时,鲁迅的文学精神无疑照亮了这些获奖者,照亮了会场,照亮了中国文学。

  中篇小说奖获得者石一枫说,今天的中国文学,尤其是今天中国的严肃文学,主要继承的仍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而以鲁迅为代表的诸多作家正是这个伟大传统的开创者与奠基者。国族危难之际,他们奋起救亡,众生困顿之时,在铁屋子笼罩每个中国人的时代,他们愿做擎着黑暗的闸门的人。他们的“为人生”的文学使得后来者不仅关注于“写什么”和“怎么写”,更会考虑“为什么写”这样终极的问题,这些都不断影响激励着后来者。

  理论评论奖获得者刘大先分享了他对鲁迅《小杂感》和《这也是生活》的阅读体验,他说:“这是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并行不悖的鲁迅: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看透世间的冰冷与残酷,又没有放弃对于理解和关爱的追求。”而作为在鲁迅所提供的遗产与养分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应积极投身到当时当地的生活之中,将目光与情感始终锚定在时代、人民、社会与心灵之上,将自己的批评与理论建基于历史的洞察和现实的实践之中,并指向于未来的行动。

  散文杂文奖获得者李修文直接将鲁迅的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作为自己致答词的标题。“在这些年的奔走中,无论穷途还是歧路,不管是在群山深处还是在黄河岸边,我的确曾经无数次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像剑悬在头顶,像灯笼提在手中。”

  鲁迅精神让作家们片刻不忘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不忘“无数的人们”。而这“无数的人们”也正是李修文在其获奖作品《山河袈裟》自序里写下过的那些人:“他们是门卫和小贩,是修伞的和补锅的,是快递员和清洁工,是房产经纪和销售代表……我曾经以为我不是他们,但实际上,我从来就是他们。”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报告文学奖得主李春雷认为伟大的新时代呼唤“新史记”。“面对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需要产生与此相匹配的精品力作,而报告文学,更要走在前面——因为它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唱响时代旋律’的最佳体裁之一,肩负着书写新时代‘新史记’之重任。”

  “今天的社会早已与鲁迅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中国也正在以从未有过的方式完成崛起,但鲁迅这样的作家是否已经显得过时?”石一枫认为,鲁迅对现实人生满怀关切的文学精神永不过时,“中国作家从事创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的源头和去向都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人共同的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里真实存在的人们,他们在欢乐,在悲伤,在幸福,在痛苦,他们也许默默无言,也许众说纷纭,但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把日子过成了恢宏壮阔的史诗。能够写出他们,通过文学与他们交流,和他们共同面对生活发声,才是一个作家所能享有的最大光荣,也是一个作家应该致力于完成的任务。”石一枫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1日 16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