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讴歌英雄的典范之作——读何建明报告文学《山神》

2018-09-30 03:3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读书者说】

  作者: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阅读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作品《山神》,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的思索。

  从纪实性特写发展而来的报告文学,在这些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突出成就,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瞄准当下中国社会变迁、经济建设与民生大计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和英模人物,以各有千秋的厚重之作,增强了报告文学的分量与影响,而且也以与社会同声息,与时代共脉搏,使得整体文学与时代生活保持了应有的紧密联系。但用更高的标准来看,这些纷至沓来的作品中,似乎有得又有失,有重也有轻,比如,在题材的选取与叙述的方式上,贪大弃小的倾向,重事轻人的偏向,在一些作品也中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报告文学的文学性都有所损伤。

  文学是人学,体现在写作中,就是以人为主,以事写人,报告文学也不例外。正是在这样的核心命题上,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山神》,给我们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讴歌英雄的典范之作——读何建明报告文学《山神》

《山神》何建明著 天地出版社

  《山神》的主角,是贵州遵义播州区仡佬乡草王坝村的老支书黄大发。这位已80多岁的老党员,几乎用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带领乡民在山崖之间修建了一条蜿蜒二十多公里的山间水渠,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草王坝村民吃水的困难,吃米的向往。面对这样一个超凡的“天渠”,超常的修渠人,一种选择是围绕“天渠”挥毫泼墨,一种选择是聚焦修渠人精雕细刻。何建明选择了后者,而且通过实地踏访“天渠”路,细切采访相关人和真诚对话当事人,沿波讨源地写出了黄大发修渠旨在引水,引水是在为民,为民是在践行共产党人初心的精神境界。由此,黄大发的“山神”形象,不仅在草王坝村巍然屹立,而且在读者心中也高大无比。

  描写黄大发这个人物,何建明也花了不少心思,用了不少气力。在全书的开篇部分,作者如实地描述了实地踏访“挂在”岩壁上的“天渠”的经见与感受:翻山越岭,攀岩爬壁,提心吊胆,命悬一线;随行的人纷纷止步了,作者自己也时时在打着退堂鼓,但在前边引路的黄大发,在“快到了”“就在前边”的话语里寄寓的希望,暗含的鼓励,终于使作者战胜了困难与自我,随着黄大发坚定不移的脚步,循着水渠构成的险峻山路,找到了螺丝河的水源地。这些实实切切的描写,通过自己“走渠”的步履维艰的体验与险象环生的感受,有力地折射出“修渠”的格外艰难和异常不易。由此,也使得黄大发这个人物,布满了小悬念,也富含了传奇性。

  无论是正面描写当事人黄大发,还是侧面转述见证人眼中的黄大发,作者在讲述开山修渠的几起几落和坎坎坷坷时,都格外注重多方面地去探悉黄大发“执拗”背后的精神因素。从60年代的提出修建水渠的动议,到30多年艰苦卓绝的辛勤努力,黄大发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超乎想象,也难以尽述。但他自有看不见,却用得着也靠得住的东西,那就是独特而丰沛的精气神——不改的初心,不变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不懈的追求。铢积寸累,水滴石穿,终于在历经30多年后的1995年,水渠在千米高山峻岭的悬崖峭壁间修成,使草王坝的村民有清水喝,有白米吃,从此改颜变貌,换了人间。

  黄大发的事迹,看起来只是草王坝从缺水变有水的“当代愚公”故事,但往深里看,它是共产党人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原本初心的典型个案;往大里看,则是近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一个缩影。因此,可以说,黄大发的故事,无疑是最为鲜活、最为生动的中国故事。

  毋庸讳言,作为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当是最勤奋、最多产的一位。在这“勤”与“多”的背后,中国当代作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是最为核心的动因。在某种意义上说,“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只有写作者同样具有英雄素质,怀有英雄情结,才能慧眼发现英雄,深入理解英雄,着力写好英雄。这一点至为重要,这也应是《山神》成为讴歌英雄的成功之作的真正秘诀所在。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30日 12版)

[责任编辑:孙佳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